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意义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2.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圆形瓶盖铁丝计算器直尺表格卡片各4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1、学生齐读:陆斡小学六(1)我真棒。2、老师:老师来这里上课之前,就知道你们六(1)班同学个个都很棒。我相信你们今天表现一定非常出色。你们说是吗?你们可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大家大声说有信心吗?现在,老师就出一道数学题考考你们,看看是不是很快的地就把它解决掉了。(2分)3、课件出示:长方形花坛情景图师:这是一个长方形花坛,请你帮小黑算一算他到底走了多少米?(要求:说出是求长方形周长并列式。)4、真了不起,老师再出一道数学题。课件出示:圆形花坛情景图师:这是一个圆形花坛,请你帮小花算一算她到底走了多少米?这是让同学们求圆的周长,(现在我手中有一把尺子,假设这瓶盖是花坛)你有办法测量这个圆形花坛的周长吗?(板书方法:绳子绕圈、滚一周)〔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起探究意识。(5分---7分)二、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新课师:求圆周长的方法多的是,这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探究学习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学目标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板书:圆的周长方法:2、验证猜想师: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圆周长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圆周长与直径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践活动来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出示小组活动任务,分发学具)(2分-----9分)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1、学生动手测圆的周长与直径。(2分----11分)2、组长汇报(1分-----12分)3、请同学们先独自认真观察表中各组数据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你有何发现,再和你组员交流,分享你的收获。(2分----14分)•4、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何一个圆中周长与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值是多少呢!数学家把它叫做什么?它有何用?请你根据以下的自学提示先自学课本62-63页。(1分----15分)•5、课件出示学习要求。(5分----20分)①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什么?用哪个英文字母表示,它等于3.14吗?②你学到几种计算圆周长的方法,是什么推导出来的?③说说分别在什么时候用哪种方法计算圆的周长.6、学生展示汇报(5分-----25分)7、师小结并板书(1分----26分)C:d=πC=πd已知直径求周长c=2πr已知半径求周长四、巩固练习师:现在,就让我们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判断题。2、组员间边做边交流。(3分----29分)3、小组展示汇报。(5分----34分4、课件出示求周长(3分----37分)。5、课件出示求钟面分针走的长度。(3分----40分)6、小组展示汇报。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什么。(1分----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