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本节课,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情境中,用观察、计算、比较去尝试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尝试教学法,练习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等。学习内容分析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提示:说明本课堂可以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1、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是学生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3、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学生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有了准确熟练进行乘法计算的前提。2.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面积计算经验基础,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看,准备状况良好。3.学生在学习本知识的时候可能要出现的状况较多,思考。4.小组合作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信息技术运用说明1、提出猜想、初步感悟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谈话:周末的时候,校长让我去为学校买跳绳,就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学校要买跳绳,每根2元,买6根多少元钱?学校要买跳绳,每根2元,买30根多少钱?学校要买跳绳,每根2元,买60根多少钱?二、自主学习,探究规律:1.学生口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验证学生的推断和猜想学生展示越用投影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3、综合应用、总结规律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头列式并计算:(教师板书)2×6=122×30=602×60=1202、观察算式、寻找规律: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师:为方便研究,可以称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如果把(1)式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反馈汇报。得出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3、揭示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三、继续探究:1、出示问题:①上好佳大礼包每包80元,4包一共多少元?②上好佳中礼包每包40元,4包一共多少元?③上好佳小礼包每包20元,4包一共多少元?2、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教师板书)80×4=32040×4=16020×4=80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①观察算式独立思考。②同桌探索规律。③反馈汇报:板书呈现:(缩小相同的倍数)80×4=320除以2除以240×4=160除以2除以220×4=80引导学生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4、师:你能根据上面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①学生写算式。②小仪是学生的讲解更加清楚明了,易于学生之间的4、拓展延伸、规律贯通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写的算式,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5、概括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三、应用规律:1、练习(见课件)2、练习九1-4题。四、全课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分层作业题1先算出第一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13x2=45x5=8x50=130x2=45x50=8x25=130x20=45x500=4x50=2、一块陆地的宽是8米,面积是200平方米。当它的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的时候,扩大后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个人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的发现,自主的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