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的意识奥妙授课:陈肖微第五课第二单元知识结构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物质观运动观规律实践观真理观辨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意识与规律高考考纲展示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5.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五年25考五年27考重点高频点1、大家用手上的东西能做出什么,或者找出它内涵什么规律,或者用一张做成一个可穿过自己身体的圈。评出最有创意小组,最博学多才小组和最聪明小组。(2分钟时间)2、下面尝试从我们间的对话中找到体现有关意识的原理。【探究活动:动动脑,动动手】玩的就创意是问:1、我发了什么给大家?2、你们回答的答案体现了意识的什么原理?考点一:意识的本质结论:1、人脑对语言刺激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2、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5、意识是物质的被动反映;6、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2014全国Ⅱ·20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表明()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国卷真题演练C2.[2016全国Ⅲ·23题]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往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国卷真题演练C问:大家用同样的白纸制作成不同的东西,体现了意识的什么特点?考点二:意识的作用1.意识活动的特点请举例请举例请举例目的性、计划性问:大家用同样的白纸制作成不同的东西,体现了意识的什么作用?考点二:意识的作用2.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类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2、意识中的东西能直接变成现实的东西。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表现①意识能够认识世界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知识拓展】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1.[2015全国Ⅰ·21题]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了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国卷真题演练A问:大家对白纸的制作加工过程,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考点二:意识的作用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问:如果让大家用一张纸撑起27公斤的砖头,大家能做到吗?为什么?考点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辩证关系地位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