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电压》学科:物理课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有针对的习题训练让学生掌握电压及电压表的学习方法。同时巩固对电压及电压表知识的理解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电学习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习惯和科学认真的态度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电压表的使用及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教学难点电压表的使用及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课前导言:先复习电压及电压表的知识提纲:下面针对电压表,并串联电路设计习题: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也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测量工具之一。使用电压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压表要关联在被测电路中;2.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例如.在图1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l两端电压的是()解析:要测出灯Ll两端电压,须将电压表与灯Ll并联,同时还要注意到正负接线柱是否连接正确。图A中电压表测L1与L2串联后的总电压(电源电压);图B中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且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图C中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图D中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但正负接线柱连接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一、考查电压表的连接方式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内,分别填入及或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分析:为便于说明,把图1中的各元件标上符号,如图2所示。首先要知道,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其次应明确,要使灯L1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L1。这样通过L1的电流方向为:从正极依次经过开关S、L1、L1的左端、a,回到负极。这样,因L1与a串联,因此a不可能是电压表(电压表必须与用电器并联),只能是电流表或灯泡。假设a是灯泡,则b应是电流表,这样电流表就会把电源两极直接相连,造成短路。!4分钟3分钟所以,a只能是电流表,b就是灯泡,c是电压表。答案:如图3所示。反思:这类题目能综合考查学生的电路识别能力,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式,及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假设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二、明确电压表的两个量程例2小明按如图4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4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可能L1开路B.可能L2短路C.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L1短路D.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分析:从图4甲看出,灯泡L1、L2串联,V1、V2分别测量L2和电路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V1的示数应大于V2。题目中“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它们的数值相同,但这是先入为主的错误。注意到电压表接线柱接入电路的方法不6分钟同,量程也不同,所以尽管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但读数不同。结合图4乙可判断L1数值为10V,L2数值为2V。A、B、C选项中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出现呢?如果L1开路,则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V2则因开路测不到电压。若L2短路,则V2电压为0。若L1短路,则V2测量的也为电源电压。这些都与题目中的情况不符,因而都不可能出现。答案:D反思:分析电路问题首先要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其次再用相应的电流或电压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三、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例3在如图5(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5(b)所示,则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5.6V1.4VB.7V1.4VC.1.4V7VD.1.4V5.6V2分钟9分钟10分钟分析:从图5(a)容易看出,L1与L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与L1和电源并联,它是否测量L1与电源的电压之和呢?当然不会是,因为任何电路两端的电压都不会超过电源电压。那么V2测量的是谁的电压呢?把V2左右的两个分支点再向下滑动,容易看出,V2测量的就是L2的电压。这样,V1使用的量程应该是15V,此时示数为7V;V2使用的量程应是3V,此时示数为1.4V。L1的电压为7V-1.4V=5.6V。答案:A反思: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常采用“滑移法”,即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在电路中的导线上自由滑动,直到找到与它直接并联的用电器或电源。有一条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