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要培育跨世纪的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伟目标,就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 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今日,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进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 现,时代要求学校培育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 就为广阔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过去,学校的 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 和内容对今日要求个性进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长期以 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口头 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沟通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 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 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 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 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 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的正面教育。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 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 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定使中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给中学德 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而当前来自社会负面的“冲击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现象带来了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衡,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 书无用论”,造成了部分学生“厌学”和“流失”。 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