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执教:高美华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教材:苏教2003语文欧阳修《伶官传》序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2.了解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作手法。3.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指出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1.抑本其成败之迹2.仓皇东出3.一夫夜呼4.泣下沾襟5.而告以成功6.函梁君臣之首翻译句子(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立论的依据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来说)整体感知: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依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作者是如何来写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提示: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3年、923年、926年这几年里,在他身上又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找课文中的话来概括)913年23岁908年923年38岁“系燕父子以组”(灭燕)926年41岁28岁“与尔三矢”“函梁君臣之首”(灭后梁,建后唐)“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得天下——年——盛失天下——年——衰为什么?153深入探究:走进庄宗1、文章哪些句子描写了庄宗之盛的情形?什么原因导致庄宗之盛?2、文章哪些句子描写了庄宗之衰的情形?什么原因导致庄宗之衰?温馨提醒:每人认真思考,讨论组内一人发言,他人作补充纠正,一人笔录,最后确定展示者。相关链接后唐庄宗李存勖迷恋伶人,“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际,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作者从庄宗的成败中得出了什么历史教训?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写作背景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骄奢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内容总结《伶官传序》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分说正面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总结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你学到了什么?当今社会,我们既要懂得拼搏与竞争,又要学会交流与合作。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在这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严重冲击。合作应对共渡难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有多大程度的合作”。请以“合作”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800字的对照式结构的议论文,题目自拟。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