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⑴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和元朝统一中国。⑵掌握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忽必烈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改革措施。⑶理解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斗争的正义性。二、能力与方法⑴通过引导学生对成吉思汗与忽必烈连续战争、统一的历史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科学评价的能力。⑵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⑶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物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⑵使学生认识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气节。⑶使学生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忽必烈建元及其实施的措施。二、难点元朝统一与文天祥抗元的关系。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播放】《成吉思汗》歌曲营造气氛,教师:这首古朴的北方民歌,把我们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如何兴起的呢?蒙古族历史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人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成吉思汗与忽必烈》。【课件展示】《马背上的民族》草原风情、《蒙古的账幕和车上的大帐幕》加深的感性认识【提问】蒙古族有哪些特点?【学生思考】游牧、迁徙、善骑射……【提问】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蒙古各部的情况怎样呢?来看《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课件展示】“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讲解】这段史料形象地描绘了蒙古各部为了争夺人口和财富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场面。这种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在这种形势下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摆脱战乱,结束分裂,实现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教师过渡】时代呼唤产生一位英雄来统一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他就是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展示“成吉思汗像”)【课件板书】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讲解】当时的蒙古,外受金的压制奴役,内则各部混战不断,为摆脱金的控制和完成蒙古各部的统一,铁木真以抗金为号召,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既摆脱了金的控制,又打败了四周各部,统一了蒙古。对内:建立政治制度、颁布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创制文字。对外:发动战争。【课件展示】征战方向图【讲解】1227年7月,攻打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课外小知识】课件显示成吉思汗陵考古至今未发现任何元朝皇帝的陵墓。【讲解】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战争,给其它各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为此毛泽东有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评价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课件展示】1、统一了蒙古,建立了政权2、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3、创制了蒙古文字4、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提问】统一是成吉思汗完成的吗?蒙古统一后,最终是怎样完成全国统一的。【学生回答】不是,是由他的孙子忽必烈完成的。(导入下一主题)【课件展示】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元朝统一全国过程【提问】哪位同学能通过阅读教材,把元朝统一全国经过的线索整理出来?【课件展示】建立蒙古政权(1206年)→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1271年)→灭南宋(1276年)→完成统一(1279年)【讲解】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西夏和金,逐渐形成了对南宋的包围之势,后来忽必烈继承了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忽必烈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元世祖。【课外小知识】蒙古族围猎时“迂回包抄”战术【讲解】但是,在战争过程中,蒙古军队大肆掠夺和屠杀,引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其中以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的事迹最为突出。【课件展示】《过零丁洋》(生齐读)【讲解】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