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诊疗规范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一、一般体征1.步态:症状较明显者行走时姿态不自然,较重者行走时身前倾而臀部以向一侧倾斜的姿态下跛行。2.脊柱外形:突出物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脊柱为了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在外观上腰椎生理性前突变浅或侧弯,侧弯可凸向健侧也可凸向患侧,此与突出物与压迫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有关。3.压痛点:多位于有病间隙的棘突旁,此压痛点并向同侧,臀部及沿下肢坐骨神经区放射区,压痛点的多少和程度不一。4.腰部活动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各方面的活动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下肢肌肉萎缩: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坐骨神经痛使病人行走或站立时就很自然地多用健肢来负重,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二是神经根受压所致肌肉萎缩。6.肌力改变,由于神经支配的肌肉营养障碍出现肌力减低。7.感觉减退:可以是主观麻木,也可以是客观麻木,皮肤感觉下降。如针刺皮肤病人亦不觉疼痛等。8.反射改变:患侧有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膝反射的减弱是于腰4神经根受侵犯,多为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由于骶1神经损害所致。二、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过膝,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曲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久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三、临床表现①腰部疼痛,咳嗽、喷嚏及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②坐骨神经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或后外侧向足部放射;③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高位椎间盘脱出压迫L1~L3神经根所致;④间歇性跛行;⑤肌肉瘫痪,压迫严重时可出现局部肌力减弱或瘫痪;⑥麻木;⑦马尾综合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而出现双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⑧下肢发凉或水肿;1⑨腰活动功能障碍:以后伸或前屈功能障碍为明显;⑩脊柱侧弯;棘突旁或坐骨神经循行路线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腹压及屈颈试验阳性。四、临床分类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1.旁侧型突出:突出物位于间盘的后外侧,压迫神经根,引起放射性腿痛。①根肩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肩部),将神经根向后内侧挤压,脊柱多向健侧弯,向患侧突。②根腑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腋部),将神经根向后外侧挤压脊柱多向患侧弯,向健侧突。③根前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前方,将神经根向后侧挤压,脊柱生理前突消失,前后活动均受限,多无侧弯畸形。2、中央型突出①偏中央型:偏于一侧,主要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受压,但一侧较轻,一侧较重。②正中央型:位于正中央,压迫两侧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大小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障碍。五、腰椎间盘突出分部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多在L3~4、L4~5、L5~S1三个间隙,现介绍以上三个间隙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依据。2、椎间盘突出症(压迫L4神经)①疼痛在骶髂关节、髋关节后外侧,并向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内侧放射;②小腿前内侧麻木;③膝放射减弱或消失;④L3椎棘突旁相当于椎间隙处有压痛点;⑤膝关节伸展力减弱;⑥髋关节过伸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多可诊断为L3~4椎间盘突出。3.椎间盘突出症(压迫L5神经)①骶髂关节、髋关节及大腿小腿后外侧疼痛,并放射至小腿前外侧足背及拇趾;②小腿外侧或足背包括拇趾有麻木感;③拇趾背曲肌力减弱;④跟腱反射可无改变或减弱;⑤第4腰椎棘突旁有压痛点等。多可确诊为L4~5椎间盘突出症。4.椎间盘突出症(压迫S1神经)①在骶髂关节上方、髋关节、大腿及小腿后外侧或足部有疼痛;②小腿组外侧包括外侧3趾麻木;③足拇及趾跖屈肌力减弱;④小腿三头肌无力或萎缩;⑤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⑥第5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多可确诊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六、诊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