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药2009年3月第44卷第3期Jian~xiMedicalJournal,Mar2009~Vol⋯44No.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表达、意义及检测孟美丽综述黄瑞滨审校【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抗体;检测[中图分类号】R558.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黏膜出血为l临床特征的疾病。尽管ITP的临床特点很重要.但ITP的诊断仍为排除性诊断_lJ。5O年前.Harringt0n及其后续的研究证实了抗血小板膜自身抗体的存在.自身抗体加速血小板在脾脏的清除.不同的前瞻性研究也表明如检测到血小板自身抗体.对ITP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41。因此本文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的表达、意义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血小板抗体的表达血小板表面存在众多复杂的抗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其他细胞表面或组织共有的抗原.称血小板相关抗原.另一类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相应的血小板抗体也分为两类.即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fPAIgG)和针对血小板糖蛋白抗原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BIgG)IsI第1个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是在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11b/IIIa复合体中发现的[61之后,相继发现了GPIb/IX、Ia/1/a、Ⅳ、V等。同一患者体内可同时存在多种抗体,不同人群其占主导地位的自身抗原也不同.许多患者产生多种抗体,这种现象归结于抗原决定簇蔓延。研究报道大多数ITP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是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1Ib/ma(integrinalIbb3)或GPIb—IXF,剐。绝大多数血小板自身抗体是依赖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首先由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识别HPA(人类血小板抗原)表位,进而活化分泌细胞因子.并与相应B淋巴细胞直接作用.激活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自身抗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决定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综述与讲座·是否产生自身抗体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它还可通过激活抑制性T淋巴细胞网络和f或1分泌辅助性和抑制性细胞因子对免疫反应进行精确调控[91。ITP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机制包括了血小板、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s)、T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2血小板抗体的意义血小板抗体可通过其Fab端与血小板膜糖蛋白或巨核细胞相结合.并通过Fc段激活单核一巨噬细胞或补体系统.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或巨核细胞成熟障碍ll1]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经典的ITP发病机制。大多数IrP患者血小板表面包被有IgG型自身抗体.可识别血小板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糖蛋白fGP),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破坏增加f主要在脾脏破坏、。血小板寿命缩短.导致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血小板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加速的可能机制为:自身抗体包被在血小板上,一方面抗体分子的Fc段与巨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被吞噬破坏:另一方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Clq,随后补体系统各成分相继被激活,C3裂解产物C3b附着于血小板表面.并与巨噬细胞的C3b受体结合,也导致血小板吞噬破坏。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不仅导致血小板破坏.还可导致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障碍.使血小板生产减少.并在诱导1TP患者体内巨核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1121Chang等ll3】在体外实验中将儿童ITP患者血浆与经脐带血培养的巨核细胞作用.结果发现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功能受抑.而正常对照组和抗血小板抗体阴性的ITP患者中未见相同结果2004年McMillan[12J报道了慢性ITP患者分泌的IgG在体外抑制了巨核细胞生成,但是来自于正常人的IgG则不能。这些研究都提示了ITP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也可能抑制巨核细胞的生成和释·280·匹西医2QQ至~_3一旦差44鲞蔓3一JiangxiMecal_J9umal,Mar2009~y0j::放.从而使血小板成生减少Bussel等[141在成人IrrP患者中采用血小板生成素fTPO)类似物(AMG5311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增加血小板生成.在成人ITP治疗中显示了初步疗效。而且Houwerziil等1151发现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包括由于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形成的胞浆内空泡增多以及染色质固缩等,巨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