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自20XX年9月14日我市被国务院医改办确定为全国社会资本办医联系点以来,我们以打造全国社会资本办医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目标,坚持民资、外资、国资三资齐上和营利、非营利两类并举的原则,全面启动系统性、整体性、配套性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先行先试和改革探索。经过一年多实践,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环境日渐完善,办医氛围日趋成熟,办医成效逐步显现。目前,我市现有民办医院75家(其中综合性医院23家、中医类11家、专科医院41家;非营利医院14家,营利性医院61家),占全市医院总数的61.5%,比试点前增加了31.6%;核定床位(含牙椅)6578张,实际开放5573张,占全市总开放床位数(26688张)的20.9%,比试点前增加了47.3%。我市现有民营医院主要以大专科、小综合模式为主,开设了精神科、妇产科、烧伤整形、伤骨科、手足外科、眼科等专科。20XX年全市民办医院业务收入10.66亿元,占全市医院总业务收入6.9%;诊疗人次为229.97万人次,占全市医院总诊疗人次8.1%;住院人数为8.12万人,占全市医院总住院人数10.2%。总体上看,我市民营医院具有一定数量,但是医疗服务贡献率还比较低。全市千人医生数(2.62人)、千人护士数(2.20人)、千人床位数(3.69张)等指标,均处于全省中下水平,与《温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医疗资源配置不足问题仍然突出,这也为社会资本办医提供了发展空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为我们进一步深化社会资本办医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继续加大社会资本办医改革推进力度,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努力形成公办医院与民办医院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二、主要工作和成效(一)突出政策设计,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20XX年以来,第1页共5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资本办医工作,经过历时一年的调研和反复证论,出台了社会资本办医综合改革1+11政策文件。去年,又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1+14升级版文件。通过建立公平发展外部环境、深化医疗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分类管理机制、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的资金扶持、落实税费收费优惠政策、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明晰医院产权属性、建立合理回报制度等十大政策创新,促进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相互合作、竞相发展,以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医疗健康产业资源供给和服务水平,努力使其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试点一年多来,我市社会资本办医综合改革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媒体、同行的密切关注和积极评价。20XX年1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卫计委等4部委以温州联系点为基础,全国正式确定温州等13个城市(区)为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鼓励在社会办医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原卫生部陈竺部长、国家卫计委孙志刚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部长对我市创新做法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肯定。去年8月份,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社会力量办学办医工作交流推进会,李强省长专门为此作出重要指示,郑继伟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我市推进社会资本办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相继做了大篇幅报道。(二)狠抓招商引资,医疗投资成效显著。去年是我市历年来社会办医投资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在投资规模和数量上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并实现了中外合资和中台合资办医项目零的突破。吸引了中国健康产业投资集团、美国chc医疗集团、中国平安、中国国药控股、上海复星集团、台北医学大学、台湾聚阳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来温洽谈合作。累计签约项目30个,协议引进社会办医资本近70亿元,计划新增床位7000多张,现已经实施的项目(开工、开业、已设置审批)17个,完成投资5.39亿元。其中,全市14个首批签约项目已开工4个,分别是康宁医院扩建、温州阳光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和平国际医院、XX县区仁爱医院。市肿瘤医院与国药第2页共5页控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