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4.05.002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Email:drj2003@sina畅com心血管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丁荣晶【提要】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大量研究证实,有效、适当强度的运动可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安全的运动,是目前临床医生需要再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就制定运动处方需要掌握的风险评估方法、运动处方制定的基本要求以及运动技巧进行介绍。【关键词】康复,心脏;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脏康复的核心以运动训练为主,运动改善心血管预后得到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当时的心脏康复局限为运动康复,进一步研究发现纳入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即二级预防)结合运动康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早期的心脏康复概念如今已逐渐演变为既包含康复(恢复和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也包含预防(预防疾病再发和死亡)的双重含义的现代心脏康复。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大量的研究证实,有效、规律、适当强度的运动可促进心血管病患者恢复体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率和死亡率[1]。从机制上讲,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等。运动强度不同对患者体能、心功能和预后的改善效果不同。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安全的运动,临床医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指导心血管病患者运动,首先要掌握风险评估方法,其次掌握运动处方制定的基本要求,同时要简单掌握一些运动的技巧。运动风险评估运动负荷试验是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前重要的检测指标,主要用于心肌缺血诊断、预后判断、日常生活指导和运动处方制定以及疗效评定。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后者更准确,但设备昂贵且对操作要求较高。两种测试方法均有一定风险,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终止试验的指征(表1、2),保证测试安全。临床上,运动负荷试验应根据患者的能力进行低水平、次极量、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运动试验。①低水平运动试验: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周以上的患者,控制运动最高心率低于100~120次/min,血压增加不超过20~40mmHg(1mmHg=0畅133kPa);②次极量运动试验:适用于无表1运动负荷试验的绝对和相对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2d以内)不稳定性心绞痛未控制的心律失常,且引发症状或血液动力学障碍心力衰竭失代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非心原性疾病,如感染、肾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运动系统功能障碍,影响测试进行患者不能配合相对禁忌证左主干狭窄或类似情况重度狭窄性瓣膜病电解质异常心动过速或过缓心房颤动且心室率未控制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注:1mmHg=0畅133kPa表2运动负荷试验终止的指征达到目标心率出现典型心绞痛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头晕、眼花、步态不稳、运动失调、缺血性跛行随运动而增加的下肢不适感或疼痛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畅15mV或损伤型ST段抬高≥2�畅0mV出现恶性或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RonT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运动中收缩压不升或降低>10mmHg;血压过高,收缩压>220mmHg运动引起室内传导阻滞患者要求结束运动注:1mmHg=0畅133kPa症状性心肌缺血、健康人及心功能评定,运动中最高心率=195-年龄;③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设计为直到患者出现运动试验必须终止的症状和体征或心电·133·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年5月第13卷第5期ChinJGenPract,May2014,Vol.13,No.5图ST段下降>1mm(或在运动前ST段的原有基础上下降>1mm),或血压出现异常反应。通常用于AMI后14d以上的患者。如无设备条件完成运动负荷试验,可酌情使用6min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