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学(一)1、能由脂肪酸合成酮体的部位是0.5分A.红细胞B.脑C.骨骼肌D.肝E.肾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肝脏有合成酮体的酶系,所以是体内合成酮体的唯一器官,但肝脏不能利用酮体。2、下列描述属于2型糖尿病的特征的是0.5分A.胰岛素释放试验为低水平B.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呈延迟释放C.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大于0.4D.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40-50UE.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2型糖尿病的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岛素抵抗。3、血液中缓冲碱(BB)是指血中一系列具有缓冲作用的碱的总和,不包括0.5分A.血浆蛋白B.血红蛋白C.碳氧血红蛋白D.HCO3-E.HPO3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HPO32-、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是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产生,不属于缓冲碱。4、下列物质仅由肝细胞特异合成的是0.5分A.ATPB.蛋白质C.糖原D.尿素E.脂肪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这是机体处理氨的主要方式。在肝细胞内具有鸟氨酸循环的全部酶类,包括线粒体内的CPS-Ⅰ和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胞质内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裂解酶和精氨酸酶。5、下列电泳属于区带电泳的是0.5分A.自由移动界面电泳B.稳态电泳C.置换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E.等电聚焦电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按电泳的原理有三种形式的电泳分离系统:即移动界面电泳、区带电泳和稳态电泳。区带电泳因所用支持体的种类、粒度大小和电泳方式等不同,其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各有差异。目前,固体支持介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矾土、纤维素等;另一类是淀粉、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6、以下关于脱氧吡啶酚作为骨吸收标志物特异性及灵敏度均较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0.5分A.它是由胶原自然形成的,非生物合成B.从尿中排出前不被代谢C.骨是脱氧吡啶酚的主要来源D.不受饮食的影响E.软骨是脱氧吡啶酚的主要来源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骨是脱氧吡啶酚的主要来源,这是脱氧吡啶酚作为骨吸收标志物特异性较高的原因。7、关于Lp(a)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0.5分A.与LDL结构相似B.含有载脂蛋白aC.与血栓形成有关D.其水平个体之间变异大E.其水平与人种无关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Lp(a)是由一分子LDL及载脂蛋白a组成,apo(a)结构与纤溶酶原(PNG)极为相似,两者有交叉反应。apo(a)可以竞争性结合PNG受体或纤维蛋白等大分子,故认为Lp(a)不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又阻止血凝块溶解,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其水平与人种有差异。8、如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正常(150g/L),而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60%,则每l00ml血的含氧量约为0.5分A.10.5mlB.12mlC.13.4mlD.20mlE.40ml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每克血红蛋白携氧量为1.34m1,可用以下公式计算:100ml×150g/L×1.34ml/g×60%=12ml。9、关于蛋白尿的叙述,错误的是0.5分A.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B.微量白蛋白尿,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C.本一周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D.肾组织性蛋白尿多为小分子量蛋白尿E.β2微球蛋白尿为肾小球病变的特征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β2微球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99.9%在肾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10、用于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是0.5分A.尿比密B.尿中总固体含量C.折射率D.尿渗量E.尿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尿比密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可用来粗略估计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尿渗量指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不受分子量大小影响。影响尿渗量的主要因素是晶体性溶质,能真正反映肾脏的水盐代谢功能,故尿渗量更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11、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0.5分A.丙酮酸B.葡萄糖C.果糖D.乳糖E.乳酸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葡萄糖酵解最终生成的产物乳酸,最终仍需在有氧的状态下彻底氧化为水及二氧化碳。12、不在肝内进行活跃代谢的氨基酸是0.5分A.酪氨酸B.缬氨酸C.鸟氨酸D.苯丙氨酸E.色氨酸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肝在蛋白质代谢中极为活跃。除支链氨基酸(亮、异、缬氨酸)以外,肝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