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随堂基础巩固中图版必修1读“太阳、地球图”,完成1~3题。()1.有关太阳的组成及能量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氢气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B.由氢和氦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C.中心是由铁镍组成的核心,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巨大的能量D.由100多种元素组成,大爆炸形成巨大的能量解析:太阳是由氢和氦组成的炽热的气体球,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不是由氢气或者铁镍组成。答案:B2.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A.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B.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C.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D.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解析:图中A表示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从辐射能量来说,A表示太阳辐射,B、D两点中B点的辐射更强。答案:D3.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A.适当的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B.使地球有了厚厚的大气[C.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D.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解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球表面的温度,为生物的活动提供了能量。答案:A读非洲大陆“年太阳辐射量”和“年日照等时数线”图,回答4~5题。4.A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可能是()A.1553300B.1703550C.1902900D.2102800解析:A地从图例可知年太阳辐射总量处于180~200之间,年日照时数处于2600~3000之间。答案:C5.造成非洲大陆年太阳总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低B.海拔高低C.植被好坏D.云量多少[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大洲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量在赤道附近较少,在副热带地区较多。结合气候类型可知,主要影响因素与天气有关。答案:D6.年2月15日,格林尼治时间1时56分(北京时间9时56分),太阳爆发5年来最强烈的一次耀斑,释放大量带电粒子,并以每秒900km的速度冲向地球。当太阳耀斑爆发时,会造成()A.地球温度急剧升高B.地球降水迅速增加C.短波通讯受到干扰D.地球上狂风大作解析:太阳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大量带电高能粒子流,到达地球会扰动电离层,导致短波通讯受到干扰。对地球上的温度、降水、可能会造成影响,但不会发生急剧的变化。答案:C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辐射能是太阳以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属于紫外区的是,可见光区是,红外区是,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填字母)。(3)太阳辐射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相关知识。解答第(1)题需明确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少一部分到达地球;解答第(2)题需掌握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4~0.76微米之间,波长小于0.4微米的是紫外线,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线,在此基础上即可作答。第(3)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答案:(1)电磁波二十二亿分之一(2)ABCB(3)①为地球提供光和热;②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能量;③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