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一:自然地理大气和水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若右图3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1-2题。1.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a、b、c、dB.b、d、c、aC.a、c、b、dD.d、c、b、a2.b与d之间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干冷的气流D.西风带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3-4题: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福州,大约位于26°N,2012年7月30日台风“苏拉”给福州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5-6题。5.福州气候宜人,下图5中表示福州所属的气候类型是C6.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苏拉”成因的是C图5图3①②③④7.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辐射,则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8.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A.台风的影响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反气旋的影响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9.关于气候类型、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分成明显的干、湿两季B.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C.热带沙漠气候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全年炎热干燥D.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移动所致读图2,完成10-11题。①④地球云层大气层②③10.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C【解析】由图得知①温带季风气候;②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③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气温——柱状图,降水——曲线图”错读为“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11.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答案】A【解析】温带季风气候有且只有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20°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的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考点定位】①气候类型的判读;②气候类型的分布;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据此回答12-13题。12.判断该气压系统为A.北半球高压B.北半球低压C.南半球高压D.南半球低压13.判断E地的天气是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C.不可能有上升气流D.可能有下沉气流《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煜,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回答14-15题。14.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反气旋过境D.暖气团影响15.“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右图8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图16.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下渗和蒸腾D.蒸发和降水17.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降水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水汽输送下图4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18.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湖泊水19.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第20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20.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1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1.读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资料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