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答复谢徵的信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信陶弘景答复陶弘景陶弘景((456456——536——536),字通明,),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京)人。南朝南朝齐、梁齐、梁时期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人称为“山中宰相山中宰相”。”。走近作者走近作者•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赏析文中凝练生动的语言。•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两分钟后,比比谁读的最好。提示:1.小组合作成果展示,教师指导纠正。2.找出文中重点词语用红色粉笔圈出并注明(我提醒同学们:是重点字词,意思是:。本句的翻译是:)(任务:第一至五组每组展示一个句子,第六组展示第⑥⑦句)•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2、本文接下来具体写了哪些美景?这些美景有什么特点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呢?示例: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短文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小组背诵大比拼要求:1、自由背诵,各小组推荐一人。2、背诵要流利,声音要洪亮。•山山,古,古。。•高高,清,清。。•两两,五,五。。•青青,四,四。。•晓晓,猿,猿。。•夕夕,沉,沉。。•实实。。•自自,未,未。。谈谈你的收获•山水本是无情物,只因皆是有情人。因古代文人融入了自己细腻的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热爱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让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吧!课后作业背诵《答谢中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