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民生为本、城乡统筹的理念,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力量,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大局,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安全稳健,切实维护好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努力使全体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伤有所保、育有所补。2、坚持深化改革,注重创新机制。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着力解决制约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不断完善已有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要抓住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环节深入推进,要扎实做好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和制度整合,逐步将各类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3、坚持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以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镇无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制定完善符合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政策体系,努力清除影响各类人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障碍,加快缩小城乡差别,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4、坚持强化基础,注重服务水平。适应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要求,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进一步加第1页共4页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服务网络,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服务。二、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期间,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备,体系比较健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其中在覆盖范围方面,力争做到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8万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二)主要任务1、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体系。完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市级统筹。2、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管理方式由手工化、粗放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完善覆盖城乡、规范统一的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市场,为用人单位搭建用工平台,为求职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技能鉴定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两级社会保障事务所的联网运行、资源共享。按照中省市部署,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3、扩大参保覆盖范围。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力争实现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全覆盖。大幅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比例。第2页共4页4、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立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形成社会保险待遇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更好发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作用,增强费率确定的灵活性,适当降低保险费率。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三、工作措施(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