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襄阳市田家炳中学曾婷教材分析:与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教材任务分析:(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的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中项的定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特殊的数列,首先看实例1.实例分析1:我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知道细胞的分裂,下面是某种细胞的分裂模型,细胞分裂的个数可以组成下面的数列:1,2,4,8,……师:观察数列的特征,写出数列的前5项。生:通过观察分析,并且画图,理解题意,从而得到数列的前5项为:1,2,4,8,16….甚至更多,32,64….实例分析2:《庄子》中有这样的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你能用现代语言叙述这段话吗?若把“一尺之棰”看成单位“1”,那么“日取其半”会得到一个怎么样的数列?设计意图:由“日取其半”发现等比关系发现等比关系,写出一个无穷等比数列:1,实例分析3:大家知道计算机病毒传播是非常快的,速度大的惊人,如果把病毒制造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一轮,邮件接收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二轮,依次类推,假设每一轮每一台计算机都感染20台计算机,你能写出一个数列描述每一轮被感染的计算机数吗?生,合作讨论,得出什么为第一轮,第二轮,结合每一台感染20台计算机中蕴含的等比关系写出一个无穷等比数列:1,20,202,203……师,回忆数列的等差关系和等差数列的定义,观察前面的1,2,3数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类比等差关系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发现等比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数列1,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数列2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数列3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数列4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也就是说,这些数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等比数列来源于生活中的例子,观察所给各个数列的共同特点,进一步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二,探索新课1,等比数列的定义探究1: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大家能否给等比数列下个定义?设计意图:学会类比的思想。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师:用数学符号语言怎么表示等比数列的定义呢?如果我们第n项用a表示,那么它的前一项该怎么表示,比怎么表示呢?这里n的取值范围呢?生:讨论交流或者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课本上是怎么定义的,和刚才同学们下的定义一样吗,you什么不同?生:阅读课本找出不同,发现课本中这个条件。或者思考:等比数列的定义中,能否去掉的条件,为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等比数列内涵再认识的进一步理解。生:讨论,辨析,等到结论,不能去掉的条件,因为如果则分子为0,而每一个分子都可能出现在分母中,则分母为0无意义;表达式说明在等比数列中的任意项都不能为0.感悟:等比数列中,,a师:那么是否存在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呢?生:常数数列师: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生:非0的常数数列练习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找出公比q。(1)1,2,8,32,128…..;(2)-1,-5,-25,-125….;(3)1,-0.5,0.25,-0.125…..;(4)1,2,1,2…..思考:公比q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生:正数,负数,但是不能为0练习2;求下列各组数中插入怎样的书后是等比数列。(1)1,(),9(2)-1,(),-4生: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很快得出正确结果师:在学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后,我们也做过这样的题目,在两数中插入一个数,使三数成等差数列,那么我们把中间这个数称为等差中项,类比等差中项的概念,我们把刚才插入的数称为等比中项。2,等比中项定义: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