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孙文斌四一二三五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最后一课。就本单元来看,它既是上一课《罗斯福新政》的延续,也是对全单元核心内容的总结。就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本课涉及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运行方式。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还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内容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确定依据:新课程标准突破方法:一方面通过史料、图表等创设历史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突破重点。确定依据:根据学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突破方法:通过层层设问,由表及里,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突破难点。【知识与能力】(1)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等经济概念;(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内容;(3)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利用相关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历史史实的能力。(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学习: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吸收其它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1.探究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分组讨论法:故事情境,材料情境,现实情境等。设置探究题,启发式教学。大组或小组,设置核心问题。【教法】三教法学法【学法指导】根据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历史素养,以及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情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学会利用辨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四教学设计【课堂导入】【问题探究】【课堂总结】【课堂延伸】马克思的预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资本主义私有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制度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越发达,就预示着资本家为自己挖掘坟墓……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走向灭亡。20世纪资本主义的命运1929193319391945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课堂导入】马克思的预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示意图展示,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废墟···设问:二战后,资本主义将何去何从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问题探究一: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产生原因,理解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本质。【问题探究】——突破重难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1946年开始,英工党政府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日本政府为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计划,其中有中长期经济计划、年度经济计划和国土开发、地区开发计划等等。探究一: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之父”,“战后繁荣之父”,其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探究一:为什么是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