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备考策略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新课标讲究的是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先学很大程度上就是让学生先预习,我们的做法是:(1)在预习前利用讲学稿先出示教学目标,将学习目的明确地告诉学生。(2)预习开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从头到尾把所要学的内容朗读一遍或默读一遍,边读边带着问题思考,把一些问题记录在预习本上。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除了听老师讲课外,还要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有哪些差距,这种差距是属于知识方面的还是方法上的。长期坚持,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2、培养学生勤于笔记的习惯思想品德是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做笔记的好处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三是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提高效率。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预习时列知识结构图。课上会补充一些重要内容或经典例题,要求学生用小字,快速简记于教材的指定位置。教师要不定期抽查学生的笔记,对笔记记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对记得不好的进行指导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勤于笔记、善于笔记的习惯。3、培养学生讲求效益的习惯讲求效益的习惯就是让学生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习任务的习惯。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学生自己掌握思想品德知识的情况,自己给自己提出学习思想品德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而且要养成专时专用的学习态度。同时要建立起评价机制。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自我学习评价本,在评价本里也设计一些问题,比如:你的学习情绪如何?影响你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每堂思想品德课之后,我们都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得怎样、做得如何,每周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本收起来检查一次,对他们及时纠正或给予鼓励。这样坚持下去,他们就会逐渐形成专时专用地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习惯。4、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所谓反思性学习,即倡导学生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学习方法。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要教会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题后反思。九年级学生一开学,就加强新生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课堂上结合习题给予指导,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其次是进行课后反思。可能是体验到了题后反思的好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除了个别学生抄书外,70%的学生写出别具特色的小结,有些学生每次小结都采用重点、难点、疑点等程序。这种反思习惯的形成,要比教师讲复习提纲、出达标检测题,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交流复习知识小结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当然,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品德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坚持不懈,长期训练,检查督促,使学生形成习惯。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思想品德的高效率课堂教学就会成为现实。二、注重时事教育时事教育是独立于思想品德课之外,又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重要学习内容。时事教育主要是指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及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中考决不是纯理论、纯知识的考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很多试题就是利用时事材料作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因此,只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化时事教育,及时准确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取得理想成绩。我们的做法是:1、开展“新闻发布会”活动新闻发布会,即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前3─5分钟时间,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发布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明扼要地交待事件的背景情节,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也可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述。这样融时政教育于政治课教学之中,让学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