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亚病夫的来历VIP免费

东亚病夫的来历_第1页
1/5
东亚病夫的来历_第2页
2/5
东亚病夫的来历_第3页
3/5
“东亚病夫”的来历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uIdu9HHaqlPRubezFvO61-2X7Pg3n6yTZmNqzWedJcNJC9d6LeE2-mRq7UijWj_josVuWrFQikmjdl_wH0pHK东亚病夫(SickmanofEastAsia)一词来自清末民初时期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贬称。“东亚病夫”一词是类比西方列强所谓“欧洲病夫”(SickmanofEurope,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产生的。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提出:“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郭沫若《全运会闭幕》诗:“中华儿女今舒畅,‘东亚病夫’已健康。”许多人对“东亚病夫”一词的理解是清末中国人吸鸦片,导致身体瘦弱,所以遭外国人轻视,也近似于人们所说的“鸦片烟鬼”。一词最早名为“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林西报》(英国人主办的英文报纸)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为英国人。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并题为“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最早出现为“东方病夫”,出自当时上海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按照梁启超的翻译是:“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在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华民国代表团参加了接近三十个比赛项目,总共派出了69名的代表团。后来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了撑杆跳选手符保卢进入复赛外,其余的参赛人在初赛就已经被遭淘汰了,中华民国奥运会代表团全军覆没。这些中国运动员在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人讽刺、嘲笑中国人的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从那时开始,“东亚病夫”就成了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蔑称。暨南大学新闻网指出:当中国代表团抵达柏林时,柏林火车站挤满了欢迎的华侨和闻讯而来围观的西方人。他们争先恐后地盯住旧中国女运动员的脚和男运动员的头观看,目光中充满了疑问。当时的一家外国报刊还登出了嘲笑中国代表团的一张照片:一群中国运动员身前放着一个用英文标明的“德国制造”的大鸭蛋,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女人都是小脚,而男人都是拖着一条大辫子,运动成绩当然也就更不在眼中了。但这一次中国代表团的出现,却无疑给了他们当头棒喝,中国人在纳粹首都柏林,彻底抛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此外,中国的武术也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德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当飞叉王郑怀贤表演完毕,纳粹首领希特勒还兴趣十足地要看看他的飞叉到底是何东西。直至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凭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摘下第一金,才正式击碎“东亚病夫”的称号。杨传广在1954年已经获得亚运会十项全能金牌后,在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十项全能比赛中获得银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东亚病夫的来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