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生物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强化 新人教版选修1VIP免费

高中生物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强化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强化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强化新人教版选修11.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解析: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经过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一定形态的菌落,即分离出某种细菌答案:B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原因是()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B.菌落中的细菌数是固定的C.此时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D.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一定与活菌的实际数相同解析:当稀释倍数适宜时,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但也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活菌生长而成,因此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低。答案:C3.下列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解析:分解尿素的细菌体内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加酚红指示剂后,指示剂变红。答案:A4.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解析:(1)此方法属于菌落计数法中的稀释涂布平板法。(2)为了准确计数需设置对照组,以便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若被污染,则计数结果明显比实际多。(3)三个菌落的平均数=(55+56+57)/3=56,则每毫升样品中菌株数=56/0.1×103=5.6×105个,所以每升原水样中的菌株数=5.6×105×103=5.6×108个。(4)由于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所以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2)需要因为需要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3)5.6×108个(4)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