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三篇篇一Ⅰ、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3.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Ⅱ、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Ⅲ、教具安排:投影、生字卡、录音Ⅳ、教学时间:三课时。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今日,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2.听课文录音。听后提问:木兰是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二、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3.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3)说说每段的意思。三、精读训练理解第一段。1.指名读。2.口头填空。花木兰()。3.小结。4.背诵第一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词。2.指名背第一段。二、精读训练1.理解第二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自读。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2)读后沟通。理解”文书”“征兵”“年老多病”。(3)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以看出她怎么样?(4)指导朗读。2.理解第三段。(1)观察图一。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道她英勇善战。(2)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3)读后沟通。(4)指导读第一句。(5)指名读第二句。理解”赫赫战功”。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女英雄”,结尾又说她是”花将军”。(6)指导读第二句。(7)指导背诵。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征病幼男胜利第三课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2.背诵第一、二、三段。二、精读课文理解第四段1.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2.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3.读后沟通。4.指导朗读、背诵。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脱穿将勇四、抄写生字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认读,理解字义,工整书写。2、结合相关语句,体会木兰爱家爱国无比勇敢的性格特点。3、初步感知,揣摩、渗透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认读,理解字义,工整书写;结合相关语句,体会木兰爱家爱国无比勇敢的性格特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揣摩、渗透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花木兰生活的时代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木兰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木兰是我国古代的女英雄。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设计意图】:出示一组以木兰从军为主题的生活中的相关熟知物品,激发学生对花木兰这位众人熟知的女英雄的好奇与期待,期待着走进人物的精彩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自行检查字音、句子的朗读情况。2、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检查多音字读音。【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避开了日常教学的老套路,从学生的已预习状态入手,客观地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出发。首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自我检查,检查预习的完成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由老师进行相应的预习情况检查,落实教学基础目标的达成,避开了一些重复、形式的环节。三、精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图片导入课文。【设计意图】以木兰忧思的插图,来导入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只有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明确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代表的含义。进而,理解木兰对家人的担忧,对国家人民的怜悯,更好地体会英雄的伟大人格——爱国爱家。2.出示“那时候,北方常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3.联系图片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征兵”的含义。4.指导朗读这段话。【设计意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对于木兰从军的故事并不陌生,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所限,文中的“征兵”“文书”以及“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