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原文、教案及练习题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原文上学的路上,有一条浅浅的小溪,在山脚下悄悄流淌小溪里,青青的条石,排成一行跳墩,像一排黑色的琴键。晴天,朝阳映照着小溪。我们踏着跳墩,跳过小溪,走向学校。溪水淙淙,唱着一支欢乐的歌。雨天,溪水涨了。跳墩躲在浑浊的水下,和我们藏猫猫。大哥哥、大姐姐们,手拉着手,站在看不见的跳墩上排成一条长长的栏杆,让我们扶着,蹚过小溪。笑声、水声,融在一起,唱着一支友爱的歌。水更深的时候,老师好像一艘渡船,一次次背着我们踏着水下的跳墩,一步一个旋涡,渡过小溪。溪水哗哗,唱着一支赞美的歌。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阴晴雨雪,我们踏着跳礅,走向学校,在动听的歌声中,一天天长大。2.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会认8个生字。2、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培育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品质。4、激发兴趣,导入情境,从“欢乐”引申帮助理解课文,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思想教育。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2、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生字,记住字形。2、初步熟悉课文内容。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河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阴雨天过河麻烦就大了!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留意课文中的生字。2、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们将生字标上记号,标出自然段序号。3、用自已的话说说读完课文后懂得了什么。三、读准字词,记忆字形1、自由沟通: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该怎么分辨?2、“朝”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zhāo”不读“cháo”。“涨”也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ng”。“映”和“更”不要误读为前鼻韵母“yìn”和“gèn”。“深”是前鼻韵母,不要弄错读成了“shēng”。3、我们一起把这些易读错的字音读一读。4、识记字形,沟通各自记住字形的方法。左右结构:朝、映、踏、深、渡、船。左中右结构:涨。独体字:更。四、认读生字,巩固识字1、出示卡片。礅、键、淙、浑、浊、旋、涡2、用上面的拼音辨析它们的读音。3、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五、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第二课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2、培育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品质。一、检查生字,复习巩固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2、请学生分别说出“朝”“深”的不同读音。3、学生互助纠错,老师重点指导易错字。二、导入新课,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揭题导入:“跳礅”是什么?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心情?会怎样表示感谢……4、自学最后两个自然段,再与第2自然段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虽然时间、天气不同,过跳礅的方式不同,但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始终不变。5、读第4自然段中“唱着一支赞美的歌”,体会蕴含的感情。三、朗读指导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让学生反复读,自读自悟。2、老师导读,重点答疑。3、小组竞读,整体提高。课文第2至4自然段在情感上步步推动,朗读时要读出讴歌、赞美之情。四、课堂小结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示感谢……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教学内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教学重点: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教学难点:培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