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①《分子与细胞》教学案【课题】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课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二)【本节聚焦】1、细胞代谢为什么离不开酶?2、酶是什么?3、科学家是怎样研究酶的本质的?【知识结构】【自主学习】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提出糖类变成酒精一定有存在。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这些物质只有在后才能发挥作用。3、德国化学家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4、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中提取出,并证明其本质是。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6、酶的本质: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少数是。【合作探究】1、酶的本质是什么?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规律总结】1、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依据:⑴酶水解后最终产物是氨基酸,酶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⑵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高温、强酸、强碱等)都可以使酶变性失活;⑶酶也有蛋白质所具有的化学呈色反应(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典题讨论】1、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④酶大都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核酸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⑧D.④⑤⑧用心爱心专心控制变量(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酶的作用和本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及机理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酶、FeCl3)酶的本质及探索历程2、在过氧化氢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结果应该是()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3、用某种物质处理细胞,处理后,该细胞的膜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生长素【课堂巩固】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B.酶的催化作用都发生在活细胞C.酶都是有机物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大多数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B.酶是生物催化剂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3、能够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肽酶4、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时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1926年,美国科学家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证明它是一种蛋白质,且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和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由此可见,酶是的有机物。【课后检测】(1-6题36分,7-8题14分,9-10题每空5分,总分100分)1、斯帕兰札尼发现,放在鹰胃内的肉块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鹰胃内有对肉块起了作用的()A.胃蛋白酶B.胃淀粉酶C.盐酸溶液D.物理性摩擦2、细胞内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核糖体D.内质网3、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从而使酶的概念更深一步是在()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18世纪6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是()A.酶经酸碱水解后的中产物是氨基酸,酶不能被蛋白酶水解B.与蛋白质分子量相似,结构相似C.做元素分析,与蛋白质的元素含量相似,可以用氨基酸人工合成D.酶是具有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凡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使酶变性失活5、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Q→R。右图中实线表示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于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C)([P]、[Q]、[R]分别代表P、Q、R的浓度)。用心爱心专心6、生活中我们发现,削去皮的苹果或马铃薯,放在空气中很快会变色,研究表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在苹果或马铃薯细胞中存在一种过氧化氢酶(它可催化过氧化氢的合成和分解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酶可以被彻底水解,生成氨基酸B.可以将苹果或马铃薯泡在水中,以防止变色C.可以将苹果或马铃薯在热水中"烫"一下,以防止变色D.变色是因为细胞中发生了在过氧化氢酶催化的过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