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苏教版)教学问答VIP免费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苏教版)教学问答_第1页
1/4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苏教版)教学问答_第2页
2/4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苏教版)教学问答_第3页
3/4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苏教版)教学问答徐稼红(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15006)问:如何解决数学必修2内容过多、课时不足的问题?答:数学必修2包括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和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普遍认为第1章内容多、课时紧,教和学都比较吃力.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第1章约需18课时,而传统的“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需36课时,因此,仍按原来的模式教学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课标的要求.教学时要注意下面的问题:(1)只需了解“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与“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但对计算不作要求.由于文科学生不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1第3章),因此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的学习重点应放在定性研究上,增加或补充“角”与“距离”的计算是不妥的.(2)判定定理只要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后归纳得出(可借助长方体模型),不必证明(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予以证明).(3)与以往教材不同,新教材增强了选择性和层次性,平时教学应着力于核心内容的讲解,不必面面俱到.例如,教材中穿插的“阅读”、“链接”、“EXCEL”等栏目就是非必学内容.习题中的“思考·运用”、“探究·拓展”属于选做题目,切忌一网打尽.为解决第1章的教学困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顺序调整:必修2两章的内容相对独立,第2章的学习要容易一些,内容又相对较少,实际教学时,可以先教第2章,再学第1章.这样安排,由于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2)课时调整:第2章安排16课时,第1章增加到20课时(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后增加习题课,在本章末增加小结复习课时),按此方案调整课时,有利于第1章的教与学.(3)分段安排.上面两种调整只是缓解了必修2的教学压力,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教学负担重的问题.如果将“解析几何初步”与“立体几何初步”分别放在高一和高二讲授,那么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高一第一学期安排必修1及必修2的解析几何初步,第二学期安排必修3与必修4,高二第一学期处理必修5及必修2的立体几何初步.这样安排至少有三个好处:①必修1的课时可以适当增加,进度可以适当放慢,有利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较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②有利于学生学好立体几何.从教学实践及相关的研究来看,立体几何更适合于高二阶段学习.其次,由于课时更具弹性,教学就比较主动.③注意到文科生学习的数学内容相对较少,因此,上述安排(延长适应阶段时间,分散学习难点)更有利于文科生学好数学.问:“立体几何初步”安排“空间几何体”一节内容的意图是什么?答:以往立体几何的处理方式是从局部到整体(点、线、面→柱、锥、台),而新教材处理方用心爱心专心式则是从整体到局部(柱、锥、台→点、线、面→度量计算),强调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符合学习几何的认知规律.设置空间几何体一节还有如下意图:(1)降低学习起点,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本节实际上也可称为直观立体几何,要素有:观察(空间几何体)、认识(结构特征)、理解(三视图)、会画(直观图).同时,为下一节的学习(逻辑推理)提供载体(长方体等模型),丰富问题背景.(2)实现从动和静两个方面认识几何体.除圆柱、圆锥、圆台、球仍采用运动的观点(旋转)来揭示其特征外,棱柱、棱锥和棱台也采用了运动的观点(平移、收缩)来描述,这种刻画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具有统一性,还便于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问:三视图的学习要求与初中阶段有何不同?答:初中阶段学习三视图以定性为主,会判断(找出与三视图对应的直观图),高中阶段三视图还有定量的要求.例如,学生应理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之间“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含义.通过画几何体的三视图,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几何体结构的认识.教学时要控制难度,仅限于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如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苏教版)教学问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