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学“写”抒情感表情达意是作文的根本目的,从一篇篇阅读过的文章中学会抒发情感的方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要学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情感。大多数文章的作者都不是用直抒胸臆的文字将情感和盘托出,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情感隐含在文字之中,在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流淌着作者真诚炽热的情感。有的在朴素无华的叙述中流露情感:如老舍先生《草原》一文的首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就把作者初到草原时的兴奋和喜悦的心情表露无遗;巴金先生《鸟的天堂》一文末段中的“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大榕树的依依不舍和无限热爱。有的在细致入微精雕细刻般地描写中吐露心声:“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就把战士们品尝自己劳动果实的兴奋自豪的情感纤屑无遗地表达出来。在朴实无华的普通文字之中,在朴素的表达中悄无声息浑然天成地传达丰富的情感,应该成为我们抒发情感的一种常态。其次是要学会采用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情感。最常用的是句式抒情。一是用感叹句式,像《鸟的天堂》一课,就是运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一感叹句式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由衷的赞美与自豪;《桂林山水》一文用的是“漓江的水真×啊”“桂林的山真×啊”这样的感叹句式表达赞美之情。二是用反问句式,《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会忘记?”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意。三是陈述句式,《一夜的工作》中的“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自豪和激动的心情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再次是学会作者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真挚丰富的情感寓于各种表现手法之中。一是联想抒情的方式,在对见闻的叙述描写中,由此及彼地产生联想,在联想中抒发情感。如《一夜的工作》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后两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回来途中的联想,“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有感而发,表达了对总理的无限崇敬、无上自豪和无比激动的心情,可谓百感交集。二是对比抒情的方式,如《桂林山水》在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特点之前,先是用其与其他地方进行对照,像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与桂林山之间;像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水之间两相对照,对桂林山水的爱慕之情不言而喻。三是议论抒情的方式,前面写所闻所感,后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在议论中旗帜鲜明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如《白杨》这篇课文,在写了戈壁滩上恶劣环境中生长着的白杨的特点之后,借父亲对白杨树的议论,表现作者对扎根边疆劳动者的由衷的赞誉。很多文章的作者经常采用这种一边叙述描写一边有感而发议论抒情的方式,使文章的主旨更加耐人寻味。四是总括抒情的方式,将作者对人、物、景、事的整体印象,总体感受,通过概括性总结性的语句述说清楚,而这些语句往往蕴涵着写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总起性的句子,像《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的“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就有作者的赞美;有总结性的句子,像《一夜的工作》中,“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就有作者的敬仰之情;有篇末点题的主旨句,像《桂林山水》的最后一段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视景如画,赞誉有加。上述方法,我们都可以在以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抒情的方式和手法,有待我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阅读深入感悟,从读学写,读写结合,逐步提高我们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能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