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课题§7.2弹力总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物理学道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个性补充情境导入:演示:在力作用下的橡皮筋、弹簧、橡皮泥、皮球等明确: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特性叫做弹性.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有塑性的物体.合作探究:1.演示1:弯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感觉: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演示2:(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右上图)明确: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产生条件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教学内容设计个性补充2、弹簧测力计学生演示拉力器明确:拉力器被拉的长短不同,说明了两个同学力的大小不同.(1)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的力成正比(2)构造:如图7.2-2,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3)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学生演示,结束后同学们交流)明确: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达标反馈:课本后练习。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作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