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生命观念——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树立稳态与平衡观。科学思维——通过建立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社会责任——通过学习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养成关注人体健康的习惯。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范围①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激素)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联系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1.体温的调节(1)热量的主要来源:代谢产热。①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②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2)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其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的方式进行的。(3)体温调节过程①寒冷条件下:寒冷→→冷觉感受器――――→②炎热条件下:由此可见,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4)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2)人体内的无机盐①存在形式: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②Na+的来源和去路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若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①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补充水分。②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③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总之,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在下丘脑的某一区域。()3.炎热环境中散热过程大于产热过程,寒冷环境中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4.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主要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5.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增加。()6.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提示:1.×除激素外,其他化学物质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2.√3.×人体保持体温稳定的原因是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即炎热环境和寒冷环境下产热均等于散热。4.√5.×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6.√体温调节过程1.图示由图分析知,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体温可以保持相对稳定。2.关于体温调节的相关结构和激素(1)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冷觉和热觉中枢在大脑皮层。(2)参与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生活联系:1.农业露天作业时,人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气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中暑后产热和散热还平衡吗?原因是什么?提示:不平衡。外界温度过高致使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2.某同学所处的环境温度从40℃降至15℃,试分析其体内发生的一些变化:(1)体内产热如何变化?尝试解释其原因。提示:产热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正常体温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脏和肌肉等产热增加。(2)体内酶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