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条腿并行VIP免费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条腿并行_第1页
1/2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条腿并行_第2页
2/2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条腿并行湖南省石门县楚江镇二完小池凤玉《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在大阅读观看来,小学生的阅读不只是课内,还有课外。我认为阅读教学不仅要立足课本,更要走出课本,实现课内外阅读两条腿并行,才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重视课内阅读指导1、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据专门的研究表明,阅读是获取间接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方法不当的阅读,它的效果可能是相当差的。因此,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搞好阅读训练的一个重要条件。比如说,在教学《颐和园的廊与画》时,可以教给学生给题目中关键词的阅读方法。教学《罗马速写》时,可以教给学生“罗马这个城市很特别,遗址多,雕塑多,喷泉也多。”这一中心句的阅读方法。教学《海底世界》时,可以教给学生给中心段的阅读方法。教学《爬山虎的脚》时,可以教给学生抓重点部分“脚”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刻舟求剑》时,可以教给学生用图示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可以教给学生给课文内容加小标题的阅读方法。当然,阅读的方法绝非这几种,我们要善于从“教材这个例子”中把它提炼出来,并使学生接受它。这是形成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2、倡导文本对话阅读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对话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师生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质疑,思考感悟,讨论交流,表达乃至争论,充分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进行文本对话,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如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有这样一句话:陈赓同志全明白了。我抓住此空白点,充分让学生说明白了什么。有的说,陈赓明白了小鬼的干粮袋里只是一块牛膝骨,已经没有粮食,饿得不行了;有的说,陈赓明白了小红军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干粮,已经疲惫不堪了,为了不拖累别人,才编出种种理由来“骗”他;有的说,陈赓明白了小红军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不拖累别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也把文章的重难点一一突破。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只听不记,主要表现为不愿动笔,结果一部分学生“左耳听,右耳出”,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查字、词典的好习惯,向不开口的老师请教。养成勤动笔的良好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阅读时,要用心阅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即眼睛要认真看、嘴巴要认真读、心里要认真想,同时,手里拿着笔认真批划、记录,让学生在书上给字正音,画画重要的或特殊的句子,甚至把有的词的意思在书上记下来。二、坚持拓展课外阅读1、坚持营造阅读氛围。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以及科学家、身边人物的成才之道,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在课文教学中,衔接好以课本内容为基点向课外延伸的阅读。运用“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方法,学一篇带动阅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学《买火柴的小女孩》后,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习《草船借箭》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动物的“睡眠”》后,让学生查找资料,阅读一些与自然知识有关的科学普及读物等。这样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的做法,使课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走出狭小的教材阅读圈,徜徉于广阔的文学艺术殿堂。2、坚持书写读书笔记。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心得体会和有启发的内容以及对文章的特点、好的写作方法和值得自己借鉴学习的地方记下来,以使自己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条腿并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