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财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反通货膨胀与促经济发展并进的所得税收改革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0901班学号:0120803540125姓名:彭利平成绩:实习时间:2011.1.4—2011.1.14实习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指导教师:何山晏敬东摘要: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税收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抑制了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促进了通货膨胀。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又要促进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中国在2011年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的税收政策应该分别应对通货膨胀的类型,并对所得税及流转税等其他税种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已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关键字:反通货膨胀所得税改革经济发展美国德国1前言通货膨胀是目前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在出台政策进行反通货膨胀。通过世界经济史上的历次通货膨胀记录,政府是因为财政压力而主动超发货币,这是法定货币时代通货膨胀的根源。而这次通货膨胀也不例外,美国为应对财政的赤字,发行大量的美元,美元作为世界性基础货币,美元的贬值,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使全球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潭中。中国于5月开始CPI就超过预期的3%,在10月和11月分别到达4.4%和5.1%(超过5%为严重通货膨胀),预计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左右,超过3%左右(超过3%为通货膨胀)的预期目标。这些数据都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通货膨胀最简单的政策手段减税政策,现今世界很多国家,比如美国、俄罗斯、英国等都采取过减税政策应对通货膨胀。通过采取减税政策,再配合其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消除减税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到达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谢旭人、刘怡、聂海峰、金人庆等进行了税收改革着一领域的研究。王志强、周其仁在通货膨胀原因与控制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此文是在他们这些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再对中国反通货膨胀的所得税改革进行研究。2所得税政策理论研究2.1从产品市场供需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为物价持续上涨,其实质是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从而导致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探究通货膨胀形成原因以及抑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方法,其核心分析价格形成机制。市场机制到达平衡,其根本是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达到平衡,以达到价格的平衡。而税收这一变量会引起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变化。2.1.1所得税对社会需求的影响所得税是直接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武汉理工大学《财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征收的一类税收。所得税主要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种。从个人角度出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减少了消费者手中的可支配收入,降低了实际支付能力。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会导致商品成本的增加,且因个人所得税的增加,职工要求企业涨工资,这也增加了商品成本,这些都让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下降,而商品价格上涨,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税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总需求。2.1.2所得税对社会供给的影响对企业征收所得税,企业投资生产所得利润较税前就减少了,导致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就少了,即生产要素中的资本减少。对个人征收所得税,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要保证可支配收入,要求企业涨工资,导致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务成本增加。对商品和劳务课税的增加最终导致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由此可加,税收的存在将导致在同等价格下,企业投入生产的生产要素减少,企业的商品产出也减少,整个社会供给减少。2.1.3所得税对社会供求平衡的影响税收的存在一方面会降低社会的总需求,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降低;另一方面降低社会的总供给,当总需求不变时,均衡价格上升。当税收引起需求减小规模远大于供给减小规模的时,价格趋于减小;当税收引起需求规模远小于供给减小规模时,价格趋于上升;当需求减小规模和供给减小规模相当时,价格趋于稳定。比较增税多少情况下的总需求与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