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古今异义复习[天舒教育](一)词义扩大(二)词义缩小(三)词义转移(四)感情色彩变化(五)名称说法改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察:形容词,精明。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人过于精明,就没有同伴。(一)词义扩大1.把古义:动词,握住、端着。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2.股古义:名词,大腿。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3.竟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4.履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步履》)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5.再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二)词义缩小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口技》)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④渔夫、夫役③今若焉,悲夫。(《黔之驴》)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好龙》)1.夫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句末语气助词⑥读fú,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今义:丈夫2.购古义:①动词,悬赏。②动词,购买。–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今义:指购买物品3.或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③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今义:①选择连词,或者。②副词,也许。ü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ü②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ü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ü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4.君古义:名词。①封建帝王,一国之王。②对有地位的人的尊称。③对人的敬称。④[君子]指称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5.劝古义:动词。①鼓励。②劝说。–①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论贵粟疏>>)–②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今义:规劝。6.狱古义:①名词,监牢。②名词,官司、诉讼案–①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今义:监狱、牢房。词义转移1.科古义:①名词,法律条文。②名词,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分。③动词,征税,判刑,摊派。④戏曲术语,多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搞的舞台提示–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②登科。–③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④卜儿哭上科(《窦娥冤))今义:①课程或业务的分类。②机关企业分职办事的部门。生物分类的等级之一。古时候诸侯自称“寡人”,表示谦虚。取病,自找倒霉。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啦”。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2.熙古义:同“嬉”,开玩笑。例: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宴子使楚》)今义:光明。熙熙,和乐的样子。3爷古义:名词。父亲。例:阿爷无大儿,本兰无长兄。(《木兰诗》)今义:祖父,常重叠使用。4.窃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词。–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今义:偷窃1.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2.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行(并序)》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4.形容枯槁—《屈原列传》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6.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7.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行(并序)》8.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并序)》9.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并序)》10.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