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授课时间2015.4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第1课时授课人科目生物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过程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遗传现象认识遗传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教材分析重难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重点)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难点)教学设想教法运用旧知与新知对接、建模法点拨知识关键点学法分析比较归纳法教具多媒体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二、预习检测1.孟德尔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及方法(1)豌豆的优点分析优点图例作用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豌豆在自然状况下,一般都是纯种用此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用具有多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三、质疑探究1.仔细观察课本图1-2及豌豆的介绍,尝试写出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另外一个优点?(2)人工异花传粉(如图)操作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3∶1(性状分离比)3.假说1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3)理论预测(略)(4)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64株豌豆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这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于1∶1。(5)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D和d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接近于1∶1。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实验的条件①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②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③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数量比:显性∶隐性≈3∶1。四、精讲点拨性状的显、隐性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问题导思】①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为紫花,则紫花一定为显性性状吗?②如何判定某显性个体为杂合子?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设甲、乙为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条件显隐性判断亲本组合(表现型)后代表现型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甲性状×乙性状只出现甲性状后代(后代足够多时)甲乙甲性状×甲性状出现甲、乙两种性状的后代甲乙甲性状∶乙性状=3∶1(后代足够多时)甲乙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1)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隐性纯合子。(2)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设一对相对性状中,甲为显性性状个体,乙为隐性性状个体)方法过程实验结果结论自交法亲本甲自交F1均为显性性状亲本甲为纯合子F1中既有显性性状又出现隐性性状亲本甲为杂合子测交法亲本甲与亲本乙杂交F1只表现显性性状亲本甲为纯合子F1中显性、隐性性状均出现亲本甲为杂合子花粉鉴定法(水稻)取亲本甲的花粉,加一滴碘液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亲本甲为杂合子花粉全为蓝黑色亲本甲为纯合子2五、当堂检测1.(2014·郑州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B)A.狗的长毛与黑毛B.果蝇的灰身与黑身C.人的身高与体重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2.(2013·吉林市摸底)遗传学上,将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C)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C.性状分离D.分离定律3.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表所示(A、a表示相关遗传因子)。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则(B)AAAaaa男性双眼皮单眼皮单眼皮女性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A.甲是男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B.甲是女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C.甲是男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D.甲是女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4.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D)A.杂交、杂交B.杂交、测交C.自交、自交D.自交、测交六、作业布置12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