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长江三角洲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教学重点】长江三角洲的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阅读长江交通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图片欣赏:上海、西湖、太湖、南京中山陵同学们知道上述景观都属于哪个地区吗?(学生自由回答)过渡:是的,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上述景观都位于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概况。二、新课学习(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明确: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活动:1.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太湖以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学生读图找图)2.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明确: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和黄海,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江海交汇处,南北海岸线的中段。范围: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江苏省中部和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北部。议一议: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学生讨论回答)明确:既可沿长江上溯到内陆地区,又可同南北沿海地区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阅读材料:长江三角洲的范围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在杭州湾,往北到通扬运河,包括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及浙江杭湖地区,土地面积约5万千米2。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地形和河流特征。(学生回答)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水系发达,河湖众多,河网纵横。展示图片:“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明确: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提问:长江三角洲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活动: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长江三角洲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阅读: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会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1位。上海港不仅海运发达,还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长江等运输干线,与广大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的兴建,使上海的远洋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强。播放视频:《上海洋山深水港》活动: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读图,说出“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学生读图回答)明确:“沪宁杭”是指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是指苏州、无锡、常州;“杭嘉湖”是指杭州、嘉兴、湖州。活动:请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临江滨海、水网稠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等。活动:关于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明确:形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提供水源,航运便利,江海联运等。提问: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优势有哪些?(学生回答)明确:地处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由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以及众多的港口群和航空港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拓展延伸: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中国第一大经济区,国家定位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