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极限的四则运算(2)一、教学目标:1.了解由一般到特殊这种演绎思想.2.会分析已知数列是由哪些简单数列经过怎样的运算结合而成的.3.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会求数列极限.4.通过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应用提高转化能力、计算的转化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应用;教学难点:运算的转化(式子的转化变化,复杂数列极限转化为简单数列极限).三、教学用具:投影仪或多媒体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演绎结论提问:(1)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2)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自变量为n,函数值为),引出数列的极限是函数极限的特例.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也是函数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特例.得出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如果,那么.,特别地,(C为常数)..说明:(1)法则的前提条件是都存在(如果是商的运算,(2)法则可推广到有限多个情形.(3)几个常用极限:2.法则应用,掌握规律例3求下列极限(1);(2);(3);(4)分析:(1)数列由哪几个简单数列构成?经过怎样的运算结合而成?能否直接用法则?为什么可直接用?用哪个法则?(2)本题不能直接用法则,应如何变形,变形的目的是什么?(3)一题也不能直接套用法则,如何转化才能求出极限?与(2)的式子变形有何异同?用了哪几个法则?可得何结论?(4)本题与(1)(2)(3)有何不同?分子分母同除以行吗?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解:(见教科书)第二教育网版权所有总结:(1)当分子与分母是关于n的次数相同的多项式时,这个分式在时的极限值是分子、分母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之比.(2)当分子、分母都是关于n的多项式,且分母的次数高于分子的次数时,这个公式在时的极限是0.想一想:将例3中每题里的n换成x,问题就成为求(包含)时,函数的极限.这样改换后,解法与答案有变化吗?3.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变式训练1:求下列极限:(1).(答案:)(2).(答案:0)课堂练习:教科书第90页第1题、第2(1)、(3)、(5)、(7)题.要求:详细写出解答过程,对(5)、(7)题可提问:是否一定要把多项式展开?对比展开与不展开的结果.口答第2(2)、(4)、(6)、(8)题.变式训练2::已知,求常数a的值.分析:题中a在一个式子中,如何求出它的值?(只要得到一个含a的方程就可以求出)如何得以这个方程呢?(先求极限)如何求极限呢?(分子分母同除以,即可用法则求出来)解:由,得.点评:本题既培养了学生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又培养了逆向思维能力,培养了变形能力,巩固了法则的应用.4.归纳小结(1)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法则成立的条件,运算过程(防止结果对,推理过程错)要掌握好,确保运算结果正确.(2)当分子分母都是关于n的多项式时,分子、分母同除分子、分母中关于n的最高次幂,再用法则求极限.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91页第2题(1)、(3)、(5)、(7)、(9)题写过程,(2)、(4)(6)(8)(10)题直接写结果).选做题(1),求常数a、b的值.(2)求.第二教育网版权所有(3)求.(4)若,求的值.答案:(1).(2)-3.(3)时,-1;时,0;时,1.(4)2.注:本教案部分内容参考温声林周佩曾的教案第二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