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授课时间2015.3.9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光合作用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3.说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微观的生理动态即让学生观察两阶段动画,引导学生分析每阶段主要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并总结光反应、暗反应的反应式。情感态度价值观采用文字、图表、动画手段分析经典实验,逐个发现实验设计规则教材分析重难点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重点)2.光合作用的过程。(重难点)教学设想教法引导,探究学法自学,合作交流教具自学,合作交流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1.说明光合作用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3.说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二、预习检测1.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二氧化碳。(×)2.光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3.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4.一个CO2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后形成一个C3分子。(×)5.适当增加大棚中CO2浓度可增加蔬菜的产量。(√)6.硝化细菌属于异养生物。(×)。三、质疑探究光合作用过程分析【问题导思】①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能量转化有何不同?②光反应和暗反应间的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2.反应式中元素的去向(1)氧元素(2)碳元素:CO2C3(CH2O)(3)氢元素:H2O[H](CH2O)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必须在光下有光、无光都可以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物质转化①水的光解:2H2O――→4[H]+O2②ATP的合成:ADP+Pi+光能―――→ATP能量转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如图:4.规律总结叶绿体处于不同的条件下时,C3、C5、[H]、ATP的动态变化:项目条件C3C5[H]和ATP停止光照,CO2供应不变增加下降减少突然光照,CO2供应不变减少增加增加光照不变,停止CO2供应减少增加增加光照不变,CO2供应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四、精讲点拨(2012·广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图甲为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1天24小时内的变化,请据图回答:甲乙(1)图甲中a是指________________,在a中发生的过程可称为________,在a中发生的能量转变是___________。(2)图甲中,从C到D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从D到C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3)图乙中,从_______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________点有机物合成终止。(4)AB段C3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5)G点C3含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五、当堂检测1.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2(2014·长沙高一检测)下列变化中,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①H2O―→[H]+O2②ATP―→ADP+Pi+能量③C3―→C6H12O6+C5+H2O④CO2+C5―→C3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六、作业布置课后习题12..3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