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重难点突破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学活动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教学难点则是从幼儿实际出发,幼儿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犹如一出戏的戏眼,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活动下来,或面面俱到流于形式,或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有所偏颇,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流于表面,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一、单刀直入,难点前置所谓难点前置是指将教学的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案例:故事《包公审石头》,讲的是小偷偷了男孩卖油条赚回的钱,这事被包公知道后,包公推断卖油条所得的铜钱,沾满了油,于是包公根据水和油不相容的特性,抓住了真正的小偷。故事中,幼儿很难理解“包公为什么会罚观看热闹的人每人一枚铜钱,并让他们把所罚的铜钱扔入水中,由此来判断偷卖油条小孩钱的小偷是谁?”教学活动前,教师就准备几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没有沾油的硬币,在讲述故事前,让幼儿分组做个小实验,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实验操作中的水油分离现象。分析此案例,教师正是运用了难点前置法。由于学前期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所不能及的,以故事教学为例,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因此案例中教师的课前安排,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中的水油不相溶的现象,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达到启发幼儿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了。文学活动《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教学活动中,小蜗牛的信在整个作品中是个难点。于是教师在导入部分是安排了读小蜗牛的信,“老师这里有一封信。想不想知道小蜗牛在信中说了什么?(幼儿读信)小蜗牛信中的意思你们懂吗?(理解孤单、微笑)。通过这样的难点前置,让幼儿亲身感受,有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故事中小蜗牛爱朋友的情感。二、遵循规律,小步子递进“递进”指阶段目标的循序达成,即根据自己的起步点出发努力实现目标,并不断提升发展目标。“小步子“是心理学提出的办法,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使个体很快地从目标导向行为转入目标行为,尽快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同时在目标导向过程中当目标能力增加时教师及时提供一个可使儿童实现高目标的条件,引导他们走向实现更高的目标。例如在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设计了三个小步子递进的游戏,第一个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作为入场动作迁移,一方面使得单纯的进场环节增添了有趣的游戏成分,另一方面在反复的操练过程中,感受基本的节奏型,熟悉基本的动作模式,从而使幼儿在后续的两两合作舞蹈中,有更多的精力学习人际交流。而后教师借助《照镜子》游戏,将预设的动作模式直接告知幼儿,幼儿受教师动作的启发依次创编。最后教师安排《换朋友》的游戏,解决集体舞中角色轮换这一难点,在整个舞蹈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采用小单位、快节奏、分散练习、边练习、边检查、边调整的教学策略,一步一步引着幼儿达成目标。再如在大班体育活动“挑战飞人”时,教师考虑到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便以模仿奥运冠军刘翔吸引幼儿投入活动,引领幼儿尝试练习跨栏动作。教师在材料的投放数量及运用上体现了“小步子递进”。如教师将跨栏高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让幼儿分别尝试,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