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教师家长工作攻略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经验不足,一般来说他们在与家长沟通时会遇到一些难题。为了帮助新教师适应并胜任家长工作,实现与家长的顺利沟通,我们进行了研究。下面我们先来看几个典型案例。[案例一]婧婧到幼儿园工作才一年多。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但比较畏惧与家长打交道。她不知道该和家长说些什么。也怕说错话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工作以来,她与家长交流的次数屈指可数。她会尽量避免与家长见面接触,通常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她会躲到班上某个角落做整理工作。在仅有的几次交流经历中(大多是家长主动询问孩子的情况),婧婧总是用“挺好的”“还可以”之类的话带过。家长从她的回答里得不到有效信息,而且感觉教师在敷衍,渐渐地就不再找她了。婧婧索性就把与家长沟通的工作留给主班教师和保育教师。此外,婧婧发现家长确实喜欢找主班教师询问孩子的情况,这让她感觉家长对自己不够信任,使她对于与家长沟通更加底气不足,同时或多或少对家长的不信任感到不快,于是更不愿意与家长打交道,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案例二]晓雯走上工作岗位才半年,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也还算顺利,但还是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一件事让她觉得受了很大的委屈。秋冬之交的一天,小磊的爷爷送孩子来园时把一件背心交给晓雯,要求做完早操后给小磊穿上。可是下午爷爷来接孩子时发现小磊没有穿上背心,爷爷又心疼又生气,冲上去就对晓雯吼道:“我说天冷让你帮我孙子加件衣服,你答应得好好的,怎么就没做呢!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配当老师吗?孩子冻坏了,你负责啊!”对着火冒三丈的爷爷,晓雯委屈地哭着说:“不是的,不是这样的,我给他穿的。”爷爷见晓雯还“狡辩”,火气更大了。主班教师看到这一情况赶紧过来调解,晓雯这才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她确实遵照爷爷的嘱咐在早操后帮小磊穿上了背心,但下午户外活动时她发现小磊出了不少汗,就帮他脱了,不久爷爷就来接了。如果晓雯一开始就跟爷爷解释清楚,就不会发生误会了。[案例三]清清也是一个工作经验不算丰富的新教师,一次与家长打交道的经历让清清印象深刻。一天,班上的天天和笑笑为了争抢一个玩具打了起来,清清上前制止,天天说笑笑打了他。笑笑当时在一旁哭泣。清清认为一定是笑笑先打了天天,天天又还手打他,所以笑笑被打哭了,于是没去理会。下午家长来接孩子时。清清告诉笑笑的妈妈,说今天笑笑为了抢玩具而打人,笑笑妈妈听了很惭愧。妈妈回家教育笑笑时,笑笑却说是天天先打人的,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笑笑妈妈气得不得了,立刻打电话质问清清:“你们老师怎么不把事情调查清楚就随便批评孩子呢?你这是冤枉我家孩子,偏袒对方!,,一时间清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后来经过了解,发现笑笑说的是事实。清清很后悔自己没搞清楚就草率下结论,造成了不必要的家园冲突。综观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从思想认识、处事经验和沟通策略三个方面来分析新教师在家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思想认识有的新教师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有的新教师经验不足,缺乏自信,因而对于与家长交往能逃避则逃避,能依赖且依赖;有的新教师因为感到不被家长信任而觉得沮丧;还有的新教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组织好教学活动以及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家长工作不重要。事实上,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前提。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教师只有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信赖与支持,才能使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因此,那些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的新教师应认识到逃避是下下之策,要克服胆怯、害羞心理,只有主动出击,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积累经验,建立对人际交往的自信。那些因家长不信任而耿耿于怀的新教师不妨调整好心态,以接纳包容的态度对待家长,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家长工作,因为期望别人接纳和信任自己的前提是敞开怀抱接纳并信任对方。那些不够重视家长工作的新教师应换个角度想问题,不要割裂地看待教育教学工作与家长工作,而要将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总之,新教师要放下包袱,不必顾虑自己是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