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跳读《西游记》阅读实践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张媛《西游记》教学建议目录精读与跳读方法介绍一精读与跳读方法介绍1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精读?精读是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精读时,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2什么是跳读什么是跳读?跳读是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跳读”是跳跃式的阅读。“跳读”在阅读过程中,略掉一些东西不读,“跳”过去。那么,如何来跳读呢?一种是标题、重点语、图表等为主要阅读对象。每本书大多有小标题,有些作者还在他认为重要的地方用黑体字、划线或用重点符号等标出。有的书在每一章节前还有一些重点语段。阅读者可以把书中的小标题、重点语归纳出来,书籍的基本框架已经一目了然。一种是首尾句阅读法。只读每个自然段落的第一句和最末一句。一般论述性的书籍,每小段第一句话往往是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末句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话,中间则推理、补充、例子等。运用首尾句读法,可以迅速顺着全书发展主线,展开思路,而较少被细节问题所干扰。中心词跳读法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只读自己所需要的同特定主题有关的词语,而略去其他的段、句和词。跳读的方法把这些重点连贯起来,构成一本书的“浓缩本”。拿到一本书可以用这个方法先读一遍,然后决定是否需要精读这本书。语法词跳读法也很简单。注意句子中的结构词,如“因为……所以……”、“总之”、“由此可见”,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此外的随意跳读法,完全根据你的兴趣和思路来找阅读的注意点。跳读中有主动的阅读目标,因此大大增加读进去的信息量,并同时进行着快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跳读,在浏览式的阅读中是常用的。3精读与跳读的适用范围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例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就很值得精读。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作者用三个篇幅讲述这个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在《西游记》诸多故事中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精读它们。精读就是细读。我们要在前后文之间建立联系。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与铁扇公主之子红孩儿,因此,孙悟空借芭蕉扇就遭到了拒绝。精读就是精思。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可以这样概括: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散伙”,唐僧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精读就是鉴赏。孙悟空、铁扇公主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用“撮盐入火,火上浇油”来形容罗刹女憎恨孙悟空的情态,用“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来形容孙悟空被芭蕉扇“扇得无影无形”的情形,是不是那些都真切传神?•精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提炼出“故事的DNA”。•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可以略而不读。再有,书中少数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综合运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二《西游记》教学建议《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在组织班级学生共读此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