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4.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检查预习1.郑板桥,名燮(),字(),号(),江苏兴化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独具风格。有《板桥全集》等2.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生词艘艘轻烟袅袅鱼虾菱藕狂风骤起二、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齐读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结合书后生字表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2.通过查字典弄清字音与字义。斛: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3.着重强调易错的生字,如:“艘”的笔顺;“骤”的第12笔是“丿”不能丢;“碑”的第11笔为“丿”。4.再读课文,思考郑板桥这副对联是在什么情境中产生的。三、达标检测1.加点字注音:傍晚()、袅袅()、斛()菱藕()、沉浸()、狂风骤起()、2.多音字注音组词乘兴四、合作探究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一画对联的第一句和文种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文中的哪些语句写了对联的后半句。二、欣赏“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想象郑板桥当时看到的画面,体会郑板桥的心情。三、回过头再来读这幅意味深长的对联,进一步理解对联所写的内容,体会对联的表达效果。五、背诵与积累1.背诵对联。2.背诵文中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3.诗词积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__。(2)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_____。(3)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壁立千仞,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郑板桥题联赠渔民创作对联经过(1--2)如诗如画的美景触景生情富足祥和的宝地有感而发题联赠渔民,渔民刻联留做纪念(3--5)提笔写出石碑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