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表为我国乌鲁木齐气象站12月份在暴雪期间每天早晨8时测得的地表温度与积雪深度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据表推测积雪深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是A.积雪越深,地表温度越低B.积雪到一定深度时,地表温度变化很小C.积雪越深,地表温度越高D.积雪越深,地表温度的变化越大2.乌鲁木齐冬季多暴雪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冬季风源地,受冷高压控制时间长B.地处盆地边缘,受地形逆温影响大C.受热岛效应影响,上升气流旺盛D.来自海洋的冷空气受山地阻挡抬升【答案】1.B2.D【解析】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影响降水的因素。1.据表中数据,积雪深度从2cm到7cm深度,地表温度变化11℃;积雪深度从10cm到25cm深度,地表温度变化很小仅2℃。所以推测积雪深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是积雪到一定深度时,地表温度变化很小。故选B。2.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坡,冬季来自北冰洋、大西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D正确;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少雨,A错误;受逆温影响,大气稳定,不容易产生降水,B错误;乌鲁木齐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空气中水汽少,即使受热岛效应影响,上升气流旺盛也难形成降水,C错误。故选D。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域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上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A.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5.与②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D.山东丘陵【答案】3.A4.D5.C【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岛屿,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黄河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形成的,由于流水侵蚀,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二者具有因果关系,故选D。4.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岛屿,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选A。5.读图可知,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故选C。【点睛】流水作用包括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它们形成的地貌都不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地貌、“V”型谷、河流上的瀑布,使坡面变得比较破碎。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谷平原、河口三角洲、山前冲积扇。下列左图为我国沿海部分海域图,下列右图为某海域的不同来向波浪能占该海域总波浪能比例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上图示①②③④四处中,该海域最可能位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7.目前,该海域开发波浪能的难点是A.波浪能蕴藏量小B.空间分布不均C.技术要求高,成本高D.海水腐蚀设备8.与①海域相比,②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海域不封冻B.距离陆地更近C.海域深度小D.距离消费市场近【答案】6.B7.C8.A【解析】考查海洋能源波浪能的分布与特点。6.读右图,从不同来向波浪能占该海域总波浪能比例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该海域波浪能的来向主要是偏东方向,说明该地处在东部海岸,图示①②③④四处中,②处在东部海岸。故选B。7.波浪能不仅密度小,而且是海洋能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发电技术尚不成熟,目前发电成本高。故选C。8.图中①处于温带海域渤海,②处于亚热带海域东海,与①海域相比,②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海域不封冻。故选A。目前国内外山地植被演变研究主要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它与植被覆盖度、生长状态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以及较易获取等特点。读2000~2013年豫西山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9.由图可知,豫西山地A.植被覆盖度逐年升高B.各海拔范围植被覆盖度均呈升高趋势C.5°~l0°围内植被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