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第二节第二节管理的中心:人管理的中心:人目录人与管理的关系1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2人的自我实现与管理3人性假设与人的复杂性4管理中的人际关系5一、人与管理的关系(一)管理是人的行为,管理活动是通过人来实施的。(二)从主客体关系看,人是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三)这里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人既可以是管理主体,也可以是管理客体。二、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一)人的需要与马斯洛心理学1、需要具有心理上的倾向性。2、马斯洛心理学发掘人性的积极方面,他的需要层次论被管理理论广泛接受。(二)需要层次论1、需要层次论的两个基本论点(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激励作用。(2)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2、需要层次论(图表)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人的需要发展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由图表可以看出,人的需要大致由两大等级组成,一类是基本需要;另一类是发展的需要。(2)需要的层次是可以交错的,即使第一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社会上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即使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们却将自己的精力、金钱都投入到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另外,还有一些生活贫困却具有极大爱心的人们,他们将自己微薄的收入捐献出来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自己却在贫困线挣扎。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们都可能会舍弃自己低层次的需要,而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三、人的自我实现与管理——麦格雷戈的Y理论(一)其主要内容是:1.人并非生性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2.一般人在适当鼓励下,不仅能接受职责而且追求担负责任。逃避责任通常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3.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4.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要求的行为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如果给人提供适当的机会,就能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5.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6.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二)优点:Y理论肯定了人在组织管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而且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强调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方式完成对人的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人的主体能动性,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三)缺点:Y理论导致放松对个人的管理,而听任个人的发展,通过实践的检验,证明Y理论的管理效果是不确定的,对人性的假设具有片面性。(三)案例——本田公司的人本管理1.本田秉持的人本管理理念尊重个性、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观念,使本田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的企业文化。2.尊重个人,员工平等本田的人员安排、调动贯彻“自我申请制”。在对本田职工进行的一项关于“本田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回答顺序分别是独创性、要为自己工作、人尽其才、不要怕失败。3.一人一事,自由竞争一人一事就是废除公司强迫一个人干一项他不能胜任的工作的做法,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自由选择一个自己主攻的方向的权利。4.鼓励创造型人才5.利用“鲶鱼效应”保持活力什么是“鲶鱼效应”呢?什么是“鲶鱼效应”呢?看一个故事: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渔民们发现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这位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他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大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