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丹阳市新桥中学小学朱巧娥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5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53页“想想做做”第1~4题,第54页的第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算法的过程,理解从几个十里减去几个十,从几个一里减去几个一,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并能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算法,理解应从几个十里减去几个十,几个一里减去几个一。教学难点:领悟和理解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计数器。学生每人准备50根小棒,其中捆好4捆(每捆10根),每人准备一个学生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啦!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阳光明媚、百花盛开,可是个郊游踏青的好季节呢!小朋友们喜欢郊游吗?2.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1)(出示情境图)瞧!小朋友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上车呢,除了这些,从图中你还知道些什么?(大客车有45个座位,已经上车30人)(2)(出示问题)教师读: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3)应怎样列式?(板书算式:45-30=)(4)只要算出45-30等于多少,就知道还有多少个空座位了。二、动手操作,探索算法1.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1)尝试计算。①45-30等于多少?你们会算吗?谁来说一说?(对学生正确的算法予以肯定)②看来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会算了,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不好?(2)摆小棒理解算理。①请小朋友们在桌上摆出45根小棒。(屏幕上也同时出示45根小棒图)②(指小棒图)这里有4个十和5个一,(指算式)现在要减去30,(指小棒图)也就是要从45里面去掉30,你们会吗?③请小朋友们从桌上的小棒中拿走30。(学生操作)④跟同座位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拿的,接着又该怎样算?(教师巡视并参与学习)⑤谁能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听?(请2名学生上来指着屏幕中的小棒图说一说)⑥计算的时候,应先从4个十里面去掉3个十,再和5合起来。(3)在计数器上拨珠理解算理。①还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助计算。我们先一起拨出45。②想一想,减去30,在计数器上应怎样拨呢?请小朋友们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一说。③谁愿意上来拨给大家看看?告诉大家,你是在哪一位上拨去了几颗珠?其他同学知道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去3颗珠吗?④教师小结:因为减去的是30,所以应从十位上的4个十中去掉3个十,还剩1个十,再和5个一合起来是15,所以45-30等于15。(4)小结算法。①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拨算珠知道了45-30等于15,如果把刚才的思考过程写下来,其实就是先算:40-30=10,再算10+5=15。(板书算法)2②谁再来说一说?③现在我们知道了,车上还有15个空座位呢!(算式后写上单位名称)过渡: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讲清了其中的道理!瞧!小朋友们全都上了车,准备出发啦!(第二次出示情境图)2.探索45-3的计算方法。(1)小明是个爱动脑的孩子,他发现同学们都上车后,不仅每人都有座位坐,而且车上还有3个空座位呢,他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吗?(2)谁来说说应怎样列式?(板书算式)(3)这一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书算法)(4)谁能通过计数器再来给大家解释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算?(指学生上来边拨边说)(5)教师小结:因为减去的是3,所以应先从个位的5个一里面去掉3个一,还剩2个一,再和4个十合起来就是42。所以45-3=42。(6)请大家一起告诉我,他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算式后写上单位名称)过渡:看来春游中也有不少数学问题呢,小朋友们真棒!一个都难不倒你们3.比较45-30和45-3的算法,深化算理。(1)一起把这两道算式读一读。看一看,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计算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同桌先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2)(结合计数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