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3)一、教学目标:1.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数(整式)整除问题;2.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3.了解数学归纳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4.培养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了解归纳演绎的辩证思想.二、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的在其他方面应用.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的综合应用.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提出任务①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哪些步骤?②数学归纳法通常解决什么问题?(与正整数有关命题)指出:数学归纳法在证明整除和某些几何问题中有重要作用。出示课题: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与几何问题。2.进行整除问题的教学①什么是整除?对于整数,如果为整数,则称能被整除;对于多项式,如果为整式,则称能被整除(多媒体或幻灯展示)。②出示例题(教科书习题2.1中5(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能被14整除。分析能被14整除是什么意思?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此题有几个步骤?证明:(ⅰ)当时,∴当时,能被14整除。(ⅱ)设时,能被14整除。那么当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变形?)(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变形?)能被14整除,56能被14整除,能被14整除,即时,命题成立。根据(ⅰ)、(ⅱ)可知,能被14整除。〔反思〕佛一步中754较大,若初始值提前,会不会使计算简单一些?影不影响证明?为什么把变形为,而不变形为呢?证明中还有一个关键是拆项:81=25+56,怎么想到的?首先是想到81中要拆出一个25来,才能和后面一项提取公因式而得到这个式子,从而用上归纳假设.当然也可拆25,25=81-56(这些技巧的揭示,也可在证题过程中完成,而在反思中强调).③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能被整除.〔分析〕:第一步验算容易,重点是探讨传递性证明,也就是利用能被整除,证明能被整除.应变形为什么?呢?这样变形之后是如何进一步得出的因式的?上题是拆项,本题是添项,添什么项?如何保证变形为恒等变形?第二教育网版权所有证明过程见教科书第66页例4,证明可让学生在议论中尝试完成,教师巡视中发现成功的证法可用多媒体平台投影展示.〔反思〕还有其他添项方法吗?添减行吗?能被整除吗?能被整除吗?如何证明?能被整除吗?如何证明?3.进行有关几何问题的教学(若本课时拆分成两课时,则从此开始属第二课时)出示例3(教科书第66页例5):平面内有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交点个数为教师讲解题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难点,寻找递推关系.图形1234分析中应多研究几种简单的具体情况(先画图,再思考).由变到时,增加的钱用红色表示,以形成鲜明效果.特别要突出新增的个交点之由来,这是本题关键,教师教学中要反复印证,准确叙述.证明过程见教科书第66页例5.证后要让学生反思证明的思路,特别是要体会递推关系的发现心得.4.课堂练习:教科书第67页练习4.本题证明中应抓住边形和边形内角和的递推关系这一关键.应注意,学生在本题证明中,有可能出现不同归纳假设的情况,应注意讲清道理,给予纠正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1第5(1)(4)、6、7题.第二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