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特点。2.举例说明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3.以言语区为例,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类型和结构(1)从图1看出,相邻神经元相接触的突触类型主要有两种,甲为轴突—细胞体型,乙为轴突—树突型。(2)图2中属于突触亚显微结构的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突触小泡内的物质是神经递质,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线粒体。2.兴奋的传递过程(1)从图3看出,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分布于突触后膜外侧,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糖蛋白)。(2)结合两图,可以看出兴奋的传递过程为: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兴奋能否由突触后膜传到突触前膜?答案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由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小脑:维持身体平衡。(3)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的中枢、控制生物节律。(4)脑干: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等。(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1(6)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相关生理功能有关的结构依次是大脑、小脑、脑干。2.分级调节(1)结合教材“资料分析”和下面排尿反射的示意图,然后分析:①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请写出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a→b→c→d→e(用字母表示)。②成人能“憋尿”,但在医院尿检时,也能主动排尿,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主动排尿的过程g→h→c→d→e。(2)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三、人脑的高级功能1.言语区完成图示,然后分析:(1)S区受损出现不能讲话的现象,具体是指:B。A:口腔和声带不能运动,发不出声音B:能发出声音,但不能组织语言,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2)我们做英语试题(包括听力测试)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H区、V区、W区。2.学习与记忆(1)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一、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2如图表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据图分析:1.图中属于突触亚显微结构的是哪几部分?名称是什么?答案构成突触的是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2.③内含有的物质⑧是什么?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答案③是突触小泡,内部的物质⑧是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大类。3.⑥上能和⑧结合的结构⑦是什么?其化学本质是什么?答案结构⑦是(特异性)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蛋白)。4.神经冲动传至①时,③是如何释放⑧的?兴奋传至⑥时,⑥上发生了怎样的信号形式变化?答案③和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⑥上信号形式由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5.推测结构⑨的功能是什么?整个兴奋传递的过程中②有什么作用?答案⑨是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②线粒体的作用是提供能量。6.完成一次兴奋的传递后,和⑦结合的⑧的去向是怎样的?答案被相应的酶分解或移走。二、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时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请分析图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次数与方向(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偏转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BC=CE):1.若刺激A点时,电流表指针如何偏转?分析刺激A点时,兴奋向右先传至B点,产生动作电位,膜外为负电位,E点仍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然后B点恢复静息电位,兴奋经突触传至E点时,E点变为动作电位,电流表指针又向右偏转一次。答案先向左再向右,偏转两次。2.若刺激C点时,电流表指针如何偏转?分析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尽管BC与CE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