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1.阐明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2.掌握孟德尔完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重点)3.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作出的假设,并能画出遗传图解。(重、难点)知识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学生用书P1]阅读教材P2~P41.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品种特点相应优势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实验结果可靠,容易分析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遗传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实验:实验过程说明P(亲本)高茎×矮茎F1(子一代)高茎⊗F2(子二代)高茎∶矮茎性状比例接近3∶1①P具有相对性状②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③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1.相关概念辨析(1)性状类(2)交配类①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②自交:植物体中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③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2.相对性状的判断已知条件相对性状亲本组合(性状表现)后代性状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甲性状×乙性状只出现甲性状后代(后代足够多时)甲乙甲性状×甲性状出现了乙种性状的后代(不考虑基因突变)甲乙甲性状∶乙性状=3∶1(后代足够多时)甲乙1.(2019·湖北宜昌月考)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解析:选D。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并没有出现性状分离。2.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B.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D.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解析:选B。孟德尔之后,科学家们在继续研究中发现,只有满足大样本即实验群体足够大时,才能够实现孟德尔统计的比例关系,样本越小一般越偏离,样本越大一般越接近。知识点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学生用书P2]阅读教材P51.理论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P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自交杂交母本或雌配子父本或雄配子3.遗传图解1.相关概念辨析(1)遗传因子类①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如D)。②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如d)。(2)个体类①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和dd。②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3)注意——“成对”的含义①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才能成对。如AA、Aa、bb。②控制不同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不能成对。如AB、Da、ad。2.“遗传图解”的书写规范(1)在左侧应注明P、F1、F2等,以明确世代关系和上下代之间的联系。(2)要写清楚P、F1、F2等的表现类型和遗传因子组成,它们产生的配子的情况,以及最后一代(F1或F2)的相关比例。(3)用箭头表示遗传因子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关系,用相交线或棋盘的形式表示形成子代的配子结合的情况。(4)根据需要在图解右侧或下侧配置简单说明,表示操作意图或原因。1.(2019·曲阜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性状相同,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解析:选C。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