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后勤保障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评审方法6.9.1有后勤保障管理组织、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后勤保障服务能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6.9.1.1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后勤保障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C】1.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岗位职责明确,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2.后勤人员知晓岗位职责和相关制度,有定期教育培训活动。【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1.医院制定的相关文件、制度、岗位职责与人员配备资料。2.后勤人员定期教育与培训资料。3.医院后勤保障人员名册。【B】符合“C”,并后勤保障部门有为患者、员工服务的具体措施并得到落实。【跟踪核实】从医院为患者、员工提供服务的具体措施中,抽取1例追踪核查落实情况。【A】符合“B”,并患者、员工对服务工作满意度高。【访谈调查】询问患者、员工各10名,测试对后勤服务工作满意度,满意率≥90%。6.9.2水、电、气、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严格控制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控制指标。6.9.2.1水、电、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严格控制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控制指标。(★重点)【C】1.有水、电、气等后勤保障的操作规范,合理配备人员,职责明确,按规定持证上岗。2.水、电、气供应的关键部位和机房有规范的警示标识,张贴和悬挂相关操作规范和设备设施的原理图,作业人员24小时值班制。3.有日常运行检查、定期定级维护保养,且台账清晰。4.有明确的故障报修、排查、处理流程,有夜间、节假日出现故障时的联系维修方式和方法。5.有水、电、气等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1.医院制订的水、电、气等后勤保障的操作规范,、岗位职责、流程、应急预案。2.抽查后勤人员上岗资质证件、节假日排班表。3.查看设备日常检查记录、维护保养计划与实施记录、报修及维修记录。4.查二次供水管理资料。5.查医用气体采购与安全管理文件。6.查看水、电、气等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文本、图片、音像等)。7.医院制订的节能降耗计划、节能规划。8.能量计量器具配备清单资料。9.能源消耗统计资料。10.各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的记录。【现场核查】1.现场查看重点部门安全警示标识张贴情况,制度、操作规范、原理图上墙情况,查值班运行记录。2.查必要的应急保障设备设施或物资准备情况。【B】符合“C”,并有节能降耗、控制成本的计划、措施与目标并落实到相关科室与班组。【跟踪核实】1.从医院制订的节能降耗计划、节能规划中抽取1个内容,核实执行情况。2.抽取1个能量计量器具,是否配备到相关部位,是否产生了相应的节能效应。3.分析1个年度的能源消耗统计资料,评估计划执行的效果。【A】符合“B”,并1.有根据演练效果评价和定期检查情况的改进措施并落实。2.后勤保障安全、有序、到位,无安全事故。3.节能降耗工作有成效。【跟踪核实】1.从职能部门的定期安全检查记录中,抽取1个所发现的问题,跟踪整改的效果,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医院提供案例说明,医院通过定期检查,查找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后勤保障安全、有序、到位,节能降耗工作有成效。【访谈调查】1.向上级主管部门了解评审周期内有无安全事故发生。2.通过向节能服务中介机构了解医院节能降耗的执行情况。6.9.2.2有完善的物流供应系统,物资供应满足医院需要。【C】1.物流系统完善,有专职部门负责。2.有明确的物资申购、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供应、使用等相关制度与流程,记录完整。3.有适宜的存量管理及应急物资采购预案。【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1.医院下发的专职部门职责的文件,岗位职责与人员配备资料。2.医院制订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与记录。3.现向医院供应物资的供应商资料。4.定期盘存记录。5.应急物资采购预案文本和执行记录。6.后勤物资采购预算、月度计划、临时计划,体现计划依据使用部门业务需求。7.医院制订的物资下送科室相关制度、配送下送人员资料和相关工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