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姓名问玉青单位镇江市桃园中心小学单位(学校)镇江市桃园中心小学邮政编码212002联系电话13812469540E-mail地址wenyqzj@163.com题目《黄河的主人》授课时间一课时(40分钟)所属学科小学语文适用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根据教材特点、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发展需要,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胆战心惊、谈笑风生等。2.感悟黄河的险恶,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景象,感受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情感目标: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基于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下: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是教学重点。2.感受黄河,走近艄公,引领学生融入到文本所营造出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去,让学生明白只要勇敢、智慧、沉着、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课堂上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抽象的文本了解他们感到陌生的艄公,并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呢?我首先关注到以下学情:1.地域差异。由于地域差异,黄河的主人——艄公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陌生,尤其对他们工作的环境——波涛汹涌,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更是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很难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2.生活实际差异。黄河的主人——艄公在黄河上与风浪搏击的画面,由于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较为抽象,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3.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们的个人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时我凭借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和目标,继续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努力使学生达到课内学,课外用,使语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成为学生前进过程中的挚友。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通过解读文本,分析学情,我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要教学手段设计了这节课一、回顾文本,设疑导入。学生回顾课文的情景,说说谁是黄河的主人?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呢?二、感受黄河的惊涛骇浪。如何让学生对于艄公产生由衷敬佩,从而充分体会黄河上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呢?我认为,如果只是给他们看静止的黄河,显然苍白无力,而只有真实的黄河才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才会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因此,我出示了一段黄河的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三、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这个环节分两步进行:1.让学生欣赏艄公驾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画面,亲眼目睹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这其中抓住重点句“这就是黄河上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