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一高考解题能力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和前提,试题的材料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大多以文字、图像、表格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从多方面获取信息: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从试题题干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明确题干的地位及内容:(2)明确设问的具体要求:3.从图示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图示材料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明确图示材料的解读方法:4.从地理表格数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地理表格数据种类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类:(1)时间型:即展示某一地理事象的时间变化(如气候资料、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数据),它主要反映出某地理事象的时间变化规律。(2)结构型:即展示某一地理事象内部的结构数据,如农业产值结构构成、三大产业结构构成等。(3)区域型:即对不同地区的地理数据进行对比等。可通过表格的横向类比和纵向类比获取信息,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点、相异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如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8065%15%20%201010%43%47%横向类比可以比较三大产业比重,在1980年该地以第一产业为主,2010年该地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纵向类比可以比较各类产业结构的变化。从1980—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2017·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最粗的箭头是从广东省指向湖南省,即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粤→湘”。第(2)题,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中,除了广东与四川不相邻外,其余红包单向流量都发生在相邻省份之间,反映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此图为单个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图,因而其不能反映地理要素综合性或地理环境复杂性。红包收发体现的是经济现象中的资金流动,广东与广西、广东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这样的资金流动并不能反映地理条件相似性。答案:(1)D(2)C能力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称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已有知识与题目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知识联系例如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知识点的考查,呈现方式有数据表格、地形图等,考核重点是自然带的名称及分异规律。只要把握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的特征,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能将试题形式与所学知识快速地联系起来。2.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地理试题对地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是通过个性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命题的呈现,因此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建立知识联系之后,必须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知识的迁移方向必须要充分依据获取和解读的地理信息,再严格按照设问的限定性要求进行选择性的迁移。如设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是什么”主要是考查对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而“为什么”则强调如何运用知识,所以在认识和说明问题时应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3.用综合性思维分析一个地理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综合多个地理信息,因此必须用综合性思维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运用多个地理知识做铺垫,运用判断、推理、说明等多种基本技能。只有重视基础并理解其内在联系,将原有平面知识结构提升到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才能灵活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2017·北京卷)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解析:台风为热带气旋强烈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北半球北侧为东北风或北风,故D正确。我国黄海海域位于中纬度地区,海面温度较低,不具备台风形成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