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时间、代表人物;了解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概况;掌握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改革的性质和作用。重点难点一、重点: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二、难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性质。【预习导学】1.封建农奴制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国内矛盾,爆发了人民起义。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3.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专制统治。4.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5.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合作探究】1.改革前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农奴制度盛行的俄国能否提供这些条件?资本主义要使俄国能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怎么做?3.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度?俄国农奴制度是怎样废除的?对俄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4.俄国成功废除农奴制度,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练习案】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是()A.外敌的入侵B.俄国的分裂C.黑人奴隶制D.落后的农奴制2.1861年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A.伊凡四世B.彼得大帝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3.历史课上,史未全向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她的哪一项表述不正确?()A.改革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B.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的革命4.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C.推动学校教育,符合近代化趋势D.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5.亚历山大二世在会议最后审定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制止人民革命B.发展资本主义C.保护贵族地主利益D.让农奴变为自由人6.在俄国农奴制改革过程中,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是()A.无偿分配B.赎买C.抢占D.承包7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A.农奴兴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D.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的改革8.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方法点拨:本题旨在考察俄国农奴制改革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选B。9.俄国1861年改革最重要的作用是()A.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B.使俄国成为世界上的经济最强国C.使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0.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国家的分裂B.封建农奴制的盛行C.南方奴隶制的存在D.幕府的黑暗统治11.关于农奴制的危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农奴制度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②人民购买力低下使国内市场狭小③农奴不堪忍受剥削和压迫而不断起义④资产阶级民主派号召用革命手段废除农奴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制止人民革命B.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C.保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D.增强国家实力,发展资本主义13.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地主不得干涉农民的生活C.农民可以从事工商业活动D.农民可以从地主那里无偿得到一块份地1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起来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句话说明()A.统治面临危机,沙皇被迫改革B.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废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15.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