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体运动1.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河流补给类型及其水文特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在复习过程中,应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复习巩固运用水体运动的规律知识。考向1水循环[模拟诊断](2018全国卷III)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读下图,完成第1题。1.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解题思路】第1题,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断汇入湖泊,导致湖水深度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区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入湖泥沙变化不大,且其变化也不会引起湖水深度增加。故选C。【答案】1.C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2~4题。2.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下渗D.径流3.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4.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高原【解题思路】第2题,根据材料,该系统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没有使降水进入径流环节流走,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D对。对蒸发、下渗环节有影响,但没有改造这些环节,不影响降水环节,A、B、C错。第3题,根据材料,该系统是缺水地区回收雨水的一种良性系统,主要功能是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B对。对调节城市局地气候、缩短径流汇聚时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作用不大,A、C、D错。第4题,根据材料,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缺水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分是湿润、半湿润区,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A错。东南地区水源充足,B错。华北地区降水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缺水严重,最适合使用该系统,C对。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区,生产、生活用水少,不适宜,D错。【答案】2.D3.B4.C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设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5~6题。5.“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a增加B.b减少C.c减少D.d增加6.“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加城市用水量④缓解城市内涝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题思路】第5题,结合水循环知识可知a、b、c、d四环节分别为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和蒸发(蒸腾)。据题可知,由于“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水体的“蓄存”和“释放”,(b)下渗量增加,(a)地表径流减少,(c)地下径流增加;“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当地空气变得湿润,(d)蒸发(蒸腾)量增加。第6题,城市蓄水能力增强,可促进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答案】5.D6.C[名师点睛]4个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如下:(1)从时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2)从空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